健康
2024-08-19 04:30:22
日報

炎症性腸病的管理

分享:
炎症性腸病的管理

炎症性腸病的管理

炎症性腸病是體內免疫功能失衡,自身免疫細胞攻擊腸道黏膜,導致長期發炎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可分為「潰瘍性結腸炎」和「克隆氏症」兩種。克隆氏症會影響消化道任何位置,而潰瘍性結腸炎則主要影響大腸。過往西方國家的病例一直比亞洲地區多,但近30年來,亞洲的病例正持續上升。

家族病史或基因遺傳、不良飲食習慣(如進食紅肉、罐頭、加工製品、含乳化劑的食物)、缺乏運動、肥胖、睡眠不足、情緒壓力、中央肥胖、不適當服用抗生素和腸道微生物菌群失衡等,都會增加炎症性腸病的發病風險或加劇病情。

炎症性腸病的好發年齡是15至30歲,但也可發生於中年或老年人。常見症狀包括腹痛、腹瀉、大便帶血,嚴重時會食慾轉差、體重下降或發燒,常被誤診為普通腸胃炎或腸易激綜合症,如沒妥善管理,最終或會導致腸道收窄、出血或穿孔等嚴重併發症。

如出現腹痛、腹瀉,或便血持續兩周以上,便須盡快求醫。醫生會作觸診、再進行血液和糞便檢查,如有需要會做結腸內視鏡檢查(照腸鏡)以作診斷。炎症性腸病目前的主要治療方向是使用抗炎藥物及免疫抑制劑,如美沙拉秦、硫唑嘌呤或類固醇。近年醫學界亦研發出生物製劑或小分子藥物,可有效和快捷地減輕中度至嚴重患者的症狀。

adblk7

曾有服藥後病情轉好的炎症性腸病患者,因症狀減退而自行停藥,此舉十分危險,因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症狀,但腸道仍然持續發炎和潰瘍,嚴重者可突然出現急性併發症,例如腸道穿孔、大量出血,或需要進行手術切除腸道,或放置永久人工造口。

除定時服藥及接受檢查外,適量的運動、保持情緒放鬆、作息定時和多吃蔬果,避免上述不良的飲食習慣,都有助保持腸道菌群生態平衡,從而減低炎症性腸病的發病風險。

作者為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內科學系(腸胃肝臟科)臨床副教授張嘉盛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