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0-04-03 04:30:00
日報

白內障不必等熟 人工晶體選擇多(四)

分享:

所有接受白內障手術的病人,都需要植入人工晶體,了解不同人工晶體的設計和功用,可幫助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人工晶體。

「單焦」晶體面世多年,行之有效,大部分病人於手術後都能看清楚遠事物,但近距離閱讀或看手機時,便要佩戴老花眼鏡輔助視力。設計「多焦」人工晶體的原意,是因為了解有部分病人期望白內障手術後可以不用佩戴老花眼鏡。所謂多焦,是人工晶片裡有數個環形的視區,負責不同的焦距,分別是遠、中、近三個距離。

遠距離是指駕車、看路牌、看電視等,中距離是指看電腦、打麻雀等,而近距離則包括閱讀、看手機,穿針等。植入多焦人工晶體後,病人大部分時間不必佩戴眼鏡,但也有一定限制,首先病人需要學懂在適當的視區尋找焦點,知道在哪一個區域是看遠距離,哪一個區域是看近距離。有時多焦人工晶體的遠視力反不及單焦人工晶體清晰,不同品牌的多焦人工晶體,最清晰的距離也有些微差別,有的中距離最好,有的近距離最佳。最初植入多焦人工晶體時,可能會出現有人從遠處向病人走近時,病人會出現遠處看得清楚,向前走近時略矇,再走近時又回復清楚,有點像相機鏡頭追焦不及的情況;也有在變換焦距時,短暫時間出現疊影,當焦點對上了,又再看得清楚。如兩隻眼短時間內先後植入多焦人工晶體,病人會較容易適應,快速找到適當的焦點,適應時間因人而異,有長有短,快則數星期,慢則數個月才能完全適應。

adblk6

一般來說,有嚴重散光、角膜疤痕、角膜病變、囊袋不穩、青光眼、視網膜或視覺神經病變的病人都不適合植入多焦點人工晶體,因為病人會難以在環形視區中找到焦點。而需要在晚間駕駛的病人,也可能不合適,因為多焦晶體的環形視區,容易令病人夜間看見光暈和眩光,影響行車安全。

最後,還有一種名為全方位廣視人工晶體,透過特別的光學設計,增強鏡頭的景深,令由遠至中或近至中的清晰程度都接近,再配合兩眼協調,讓遠中近的視覺都能保持一致的清晰,出現眩光及光暈的情況也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