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7-03-22 12:00:00

耳部發炎

分享:

耳部發炎會引致疼痛,發燒及使聽力下降,而此病症更是常見於兒童,因為兒童的耳咽管道較窄,耳道內的水份十分容易會聚集於中耳的彎處。此外,兒童的免疫系統發展尚未完善,難以抵抗病菌感染,令耳部發炎的問題更加普遍。

常見的耳部發炎源於傷風感冒以後,身體的水份聚集於耳膜後的中耳,令其受到感染所致。部份兒童甚至疼痛和炎症消退,身體還需要更長時間才可將這些水份排走。這些水份可導致聽力下降,而耳部長期發炎更會影響兒童的學習和語言發展。

耳部發炎對嬰孩和兒童所造成的症狀如下——發燒、耳部不適、食慾不振、嘔吐、腹瀉、行為異常。在更年長的兒童身上,症狀亦包括耳部疼痛和短暫失聰。

若確診耳部不適的狀況屬耳部感染,醫生可以使用抗生素對付該病菌作治療。可是,我們需要留意抗生素並不適用於所有耳部感染個案。若耳部感染為病毒所致,或感染狀況自行療癒的機會甚高時,醫生便不會處方抗生素,以免引起過量使用抗生素的禍害。醫生通常會為兩歲或以下的兒童處方抗生素,兩歲以上的兒童則會在觀察一至兩天後再作決定。在觀察期內,家長應留意子女健康是否正常,有否出現痛症及發燒,並向醫生匯報。在此以後,家長亦可以與醫生商討,使用抗生素是否對子女最合適的治療方案。並以子女的年紀健康狀況及發生已報發炎的頻繁次數等方面作探討方向。通常一至兩天後子女的疼痛和發燒未見紓緩,甚至轉差,醫生便會建議使用抗生素。

adblk6

若子女是在兩歲以前耳部發炎,或者發炎後出現語言和學習障礙,家長亦應該攜同子女覆診,以檢查耳部內是否仍有剩餘水份及檢查聽力。若數月後發現耳部內仍有水份,醫生可能會建議通過手術方法,以微細管道插穿鼓膜清除這些水份。此外,若子女耳部發炎經常復發,家長亦應與醫生討論子女是否需要注射疫苗/服用抗生素/進行手術以避免耳部再度發炎。

如有任何疑問,請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醫生爸爸:[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