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日漸流行的長跑運動容易令跑手患上足底筋膜炎,但其實除了跑手以外,一般人同樣有患上足底筋膜炎的風險。
足底筋膜是一組由跟骨伸延至五趾蹠骨的纖維組織,支持足弓作吸收地面的反彈力。而足底筋膜炎是指近跟骨的足底筋膜勞損,令其產生退化性的症狀。事實上,許多研究指出足底筋膜炎的病人大多沒有真正出現發炎情況,因此不少人認為應正名為「足底筋膜病變」或「足底筋膜痛」。足底筋膜炎患者通常在早上或休息過後,踏地時會產生集中於腳跟內側的刺痛,走數步後刺痛又會逐漸減少,但長時間的站立或步行又會再次激發刺痛。此外,按壓足底或屈曲腳踝亦有可能加劇痛楚。
不同因素會增加患上足底筋膜炎的風險,其中包括跟骨骨刺、BMI指數過高和足底筋膜較厚,糖尿病患者亦會因復元能力較慢而比較容易患上足底筋膜炎。另外,穿著不合腳的鞋、長時間站立、走路、跑步、跳躍等活動都會增加足底受傷的風險。扁平足、高足弓或不正常的走路姿勢亦會增加足底筋膜的受壓程度。要避免患上足底筋膜炎,應著手解決上述風險因素,如選擇合腳的鞋或減重等。另外由於小腿肌肉繃緊會影響足底筋膜的活動和功能,簡單的小腿肌肉伸展運動能減低足底筋膜的張力,亦有助減低患上足底筋膜炎的風險。足底痛不等於必定患上足底筋膜炎,如有上述症狀,建議及早求診,接受復康治療以避免症狀惡化。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專職醫療護理部自2023年5月5日起,將為足底痛或其他痛症問題人士提供物理治療評估服務。詳情請查閱https://forms.office.com/r/sxphhSG2fm ,或致電2743 1702查詢。
作者為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實習物理治療學生尹希元、陳芷晴及李映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