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量度血壓都會見到有兩組數字,其實代表甚麼?而且數字為何次次都會不一樣?如果血壓大上大落又有沒有問題?
其實血壓計上通常都會顯示兩組數字,第一個數字稱為「收縮壓」或者「上壓」,顯示心臟收縮時泵出血液時血管內所受的壓力;而下方的第二個數字稱為「舒張壓」或者「下壓」,即是心跳之間,心臟放鬆時血管內的壓力。
每一日,人的血壓每分鐘都會隨著不同的因素而變化,包括身體姿勢,例如坐或瞓、運動後、情緒起伏及睡眠質素等,都會令到血壓數字有不同。但不能夠單以一次數字來斷定是否高血壓,而是經過一段時間,多次測量血壓都顯示數值偏高。如果情況是這樣,就要盡快求醫,可能需要服食血壓藥來控制血壓,減低中風風險、心血管疾病風險。
而血壓藥不是止痛藥,並不是有需要時才服用。坊間很多時有些誤解,尤其是長者,喜歡自己充當「藥劑師」,見到量度的血壓數字回落正常時,認為血壓改善,自己停藥。當血壓又上升時,又再食粒血壓藥。又或者自己調校藥物,食多粒快點好、食少粒沒緊要。因而令到血壓似恆生指數,大上大落,非常危險。其實血壓藥是幫助維持血壓平穩,必須按時及按醫生處方服用。即使服食血壓藥,亦要配合健康飲食、適量運動等生活方式,並且要持之以恆,方才可以防止因高血壓引起的併發症。
作者為康蕓復康治療中心護理總監盧素心(盧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