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告別劏房,辦法總比困難多!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劏房登記及認證制度,符合標準單位將命名為「簡樸房」,預料全港約七成單位符合標準,變相解決七成現有劏房問題!此舉印證了解答難題的第一步:A problem well defined is a problem half solved。至於困擾全球約五分一人的慢性痛症,只要我們對疼痛的理解重新定義,假如疼痛無法像劏房般被取締,大家便惟有管理痛症、與痛共存。
疼痛的定義
根據國際疼痛研究協會(IASP)的定義,疼痛是一種由實際或潛在的組織損傷,引起令人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經歷。故此疼痛不只是源自身體不適,它更包含心理層面的反應,連潛在(但尚未發生)的身體損傷,例如對病情的憂慮或治療的恐懼,都會對痛覺產生乘數效應。從疼痛持續的時間來看,疼痛可分為急性與慢性。急性痛症通常因組織損傷或疾病引起,並會隨著損傷愈合而消失。但當疼痛持續超過3個月,或超過預期組織損傷所需愈合的時間,此時疼痛就變成了慢性痛症。痛覺本是人體一種保護機制,但慢性痛症卻影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導致工作效率降低、醫療開支增加,實屬公共衛生議題。
痛症改變大腦
由急性痛症轉變成慢性痛症,過程涉及多種因素,包括生理、心理與環境,例如是組織發炎、肌肉繃緊、不良姿勢、肌力不平衡、負面心理和社交因素等。研究顯示,當疼痛持續超過3個月,中樞神經系統(大腦和脊髓)會發生重塑,使神經迴路重新配置;就算受傷部位已經愈合,疼痛訊號仍會持續產生,以致慢性痛症較難完全根治。不少研究證實,慢性痛症患者的大腦,在影像檢查下,與健康人士相比,有著明顯差異。這亦解釋到,為何某些患者多年來痛楚纏身,但X光及MRI檢查,卻沒有發現與疼痛程度相稱的組織病變。故此,趁早治療常見的肌肉骨骼痛症,例如是腰背痛、肩頸痛和關節痛,可預防痛症由急性轉變成慢性。正如劏房戶期望早日「上樓」,痛症患者也需要及早治療「短痛」,免得痛覺成功「上腦」,從此被困於「長痛」的牢房。
慢性痛症的管理學
慢性痛症一旦形成,除非病情嚴重到必須接受手術,否則便難以完全消除。故此治療慢性痛症的重點,在於積極地自我管理,使痛楚受控在日常生活中可接受的水平。IASP建議,慢性痛症管理應採取多模式及跨領域的治療方案。此方案結合多種療法,如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及心理治療等。研究顯示,處方不同種類的止痛藥,如非類固醇消炎藥、抗抑鬱藥和抗癲癇藥等,對治療慢性神經性疼痛有效。至於物理治療、按摩,冰敷或熱敷等,可紓緩痛楚並改善功能。此外,恒常做輕度至中度的運動,體內會釋放內啡肽(天然鎮痛劑),從而改善痛症及身心健康。最後,心理治療(例如認知行為療法),亦有助改變患者對疼痛的反應。
劏房是否不宜居住?簡樸房內的生活是否過於簡樸?改變問題定義是否等於解決了問題?慢性痛症與社會問題一樣,都是因為未及早治理而須長期管理。雖說問題定義得好,等於解決了一半;但餘下的另一半,卻是知而行難的實際行動。正如做運動既有益身心,又可預防及紓緩慢性痛症,但敢問各位讀者:今日你做咗運動未?
作者為骨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