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0-06-11 12:00:00

認知障礙症是否「有得醫」?

分享:

很多年前在外國受訓期間,有機會了解當地「記憶診所」的運作。他們在我第一次探訪時,特別安排了一對夫妻和我作分享,當時的情景還歷歷在目。一位頭髮斑白且非常友善的伯伯,站立著向我展示親切的笑容;但在他身旁的是一位坐在輪椅上、一言不發、患有後期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這是導致認知障礙症的其中一種疾病)的婆婆。婆婆從前是一名醫生,大約10年前開始漸漸失去認知能力,可惜婆婆當年病發初期時還沒有針對阿茲海默症的藥物;幸而有伯伯每天的悉心照顧,婆婆的衰退已經較同期的病人慢了很多。

adblk6

因為認知問題不少長者抗拒去看醫生。每一個人的原因或有不同,很多時患者並未察覺自己出了問題,即使記性變差了,也是因為年紀大而已,是正常的衰老現象;一些人甚至認為認知障礙症是「無得醫」,害怕被確診後自己會被送進療養院,不能在社區生活。

認知障礙症的成因超過十多種,每種病因的治療方案也不一樣,並非每種病因均會令患者不斷地退化。醫學的發展一日千里,以退化性的阿茲海默症為例,現在已有藥物,如膽鹼酯酶抑制劑(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可有效減慢認知能力退化的速度。當然,照顧者及家人的悉心照顧也是不可或缺的。

很多早期的認知障礙症患者仍能在社區過正常的生活。若能及早找出病因和作出適切的治療,對延緩病情及維持生活質素有極大幫助。若家人發現長者的認知能力有明顯和持續的退步,或許已是生病了。有懷疑的話,應該找醫生作詳細評估和檢查。「病向淺中醫」這句話,對認知障礙症來說,是最合適不過了!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雷永昌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