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跟大家介紹過足三里穴可健脾益胃,其實透過穴位按摩,對身體確實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然而中醫歷史悠久,相關文獻多不勝數,當中較為耳熟能詳的有出自明代朱權所著《乾坤生意》中的「四總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頭項尋列缺,面口合谷收」。今日為大家介紹一下合谷穴。
正如上文所說,面口合谷收,合谷穴當然是用來治療頭面部疾患的穴位。不僅如此,由於合谷穴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該經絡從食指末端,沿上臂外側緣,止於對側鼻外側(迎香穴),故合谷穴可治療病種廣泛。它既可治療消化系統失調的腹痛、腸鳴、泄瀉、便秘;又可治療頭面五官的疾病如咽喉腫痛、牙痛、流鼻水、頭面部痛等;亦可治療經脈循行部位上的痛症如網球肘、頸肩痛等。此外,合谷穴具有補益氣血的作用,配合上篇介紹的足三里穴經常同步按揉,功效甚至如同服用中藥方「補中益氣湯」!
合谷穴位於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也就是俗稱的「虎口」。宜以對側手的姆指屈曲並垂直按揉合谷穴,每次3-5分鐘,注意每次按壓要使穴位有針刺一樣的酸脹、發熱的感覺。作為保健按摩,建議連同足三里穴於早晚同步按揉,共湊補益氣血之功!
香港佛教聯合會-香港大學中醫臨床教研中心葉嘉鴻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