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由八十年代的郊外講起:兩個小孩,在爭辯要不要下河邊玩講起,膽小的叫星星,膽大好玩的叫浩浩。星星死都不從,浩浩就下去了,鏡頭一轉,突然跳到現代。王小帥在全長三小時的電影中,不斷在兩條故事線:一條由八十年代開始,寫這兩家人的成長及轉變,另一條線,寫當年事發後多年,星星父母耀軍、麗雲二人搬到別處避世,後來兩家人才再相見。導演在時空上來來回回,漸漸交代了,改變那一年的事情,是星星後來終於下去河邊玩時,意外身亡。父母傷心欲絕,可惜在一孩政策及身體不容許下,未能再生。《地久天長》寫中國人的家庭、親情、悔恨,導演說,「在時間的洪流下,一切都在改變,但善良和希望一直都在。」依我看,人間除了親情及悔疚(也沒有天那麼長),世間根本沒有地久天長。

寫時代變遷
導演的創作源起,是2015年中國放寬歷時35年的一孩生育政策,王小帥一直在構思跟一孩政策有關的題材,2016年,他公布未來十年拍攝「家園三部曲」,《地久天長》是第一部作品,這故事由2013年開始就萌芽。導演:「自1949年起,中國的發展就與國家政策和社會制度緊緊相連,這兩者都經歷極大動蕩。」這句說話,已隱含中國人的苦難都受政府左右,充滿政治,但他手法克制,故事由八十年代講起,耀軍跟麗雲在工廠相識相戀,秘密懷了骨肉,被領導得知,強硬拉了去「處理」。二人後來還是有成婚,並生下了星星。在一孩政策下,孩子沒有兄弟姐妹,只有像他們與朋友沈英明一家,從小相識,星星跟浩浩變成親如兄弟。
王小帥寫時代變遷,由八十年代兩家人在工廠工作,閒時跳舞、打牌作樂,住公家房,到了改革開放,寫領導公布沒有大鑊飯吃了,要裁員「下崗」。結果多年後沈(英明)一家仕途通達,發了財,兒子也當了醫生。另一邊的耀軍與麗雲,喪子後大受打擊,搬到偏鄉海邊小鎮居住,男的開了家小小修理工場,女的當家庭主婦。他們收養了一個孩子,硬要叫他做劉星,替代兒子位置,但這劉星天生反叛,不願上學,十幾歲就跟父母反目離家出走,勉強始終沒幸福。因為跨越時代,電影的拍攝、製作,大至場景,小至化妝道具都極其用心,王景春用鬍子來改變造型,變化還不算太大,女主詠梅幾乎是由二十來歲演到五十多,由富少女味演到中年,滄桑中經歷萬千,略帶老態,演技固然好,製作上也幫了不少忙。
王小帥沒有直接控訴社會/政策,一切由觀眾評論,手法上也盡量自然流露,克制內斂,很多場面需要靠演員發揮。男女之情有一定保鮮期,婚姻幫助維繫一下,生孩子能維持更久。耀軍跟麗雲若沒喪子,感情該會更長更好;他們若能生第二個孩子,星星去後日子也不會如斯難熬,及後那個對耀軍一直有意思的女子回來找他,發生了事情,他的感情、繁衍下代的本能都自然找了別人代替。星星去世,當中有個小秘密,大家收在心裡多年,都不願說,結果只證明了除了親情(血緣),其他感情、諾言其實都不是地久天長,只有悔疚在善人心裡,一直長存,直至有一天忍不住不得不說。電影以兩地兩家人都生了小孩,延續下代作結,有其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