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47669021_2J.jpg?itok=t9XEAdxy×tamp=1739055080)
張藝謀新作《影》姍姍來遲,1月才在香港上映,比台灣更遲。電影早前得金馬獎12個提名,後獲獎4個,包括最佳導演大獎,影迷多少是有期望,期待它一洗張導《長城》的頹風,但愈期望失望愈大,當《影》是娛樂大片倒還可以,但論它的藝術成就,缺點很多很明顯,電影的美術造作俗艷,仍沉迷於奇觀式的畫面,戲中導技尤其衰弱。看罷令人失望的不只是張導,還有台灣的金馬獎。
![](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47669024_w7.jpg?itok=KSO-W3Kv×tamp=1739055080)
![](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47669026_2S.jpg?itok=DqnHlxwW×tamp=1739055080)
《影》要說的是古代替身的故事,影者,替身也,這是一齣近似黑澤明《影武者》的故事。《影武者》寫日本戰國時代,武田信玄找來樣貌相似的影武者,代替自己在危險場合現身。張藝謀《影》改編自朱蘇進的原著劇本《三國.荊州》,改編後的故事為架空歷史背景,荊州變成境州。戲中鄧超分飾兩角,都督子虞多年前發現8歲的境州與他相貌相似,把他囚禁,訓練成自己的替身。此外,都督多年前出戰時受傷後,一直以替身代自己。他則躲在後室,像人偶師一樣想掌控一切。同時,敵國借去境州後一去沒回頭,對沛國一直虎視眈眈。故事除了替身,也加插了相當多的爾虞我詐,國與國的權謀遊戲。
![](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47669028_tv.jpg?itok=OsL2tWTw×tamp=1739055080)
販售中國符號
現在的張藝謀畢竟喜歡拍大片,又習慣了販售中國傳統美的符號,電影故事由頭落雨落到尾,美術上,畫面極力模仿中國水墨畫,動不動就在地下畫一個巨大的太極符號,非但不符現實,而且幼稚可笑。十多年前有影評批評張導販賣中國悲情,說他往往以特寫拍攝中國農村的貧困,例如在《我的父親母親》中大拍窮民修補飯碗,當年我不同意。但今天則懷疑當年的影評大爺之敏銳。《影》的那些中國式符號幾乎像超人心口的S字,幾近是卡通式的,但觀乎外國影評,對《影》則相當受落,你不得不服張藝謀。
以上都不是電影最大缺點。2019年才入場看《影》,相信不少人是因為看到金馬獎最佳導演這七個大字,金漆招牌,但張藝謀在《影》的導演手法,倒像是自動倒退三十年一樣,電影開始十來分鐘,他先交由鄧超用對白,交代了8歲怎被都督捉來做替身,自己命運多悲慘,已經畫公仔畫出腸,再到電影中段,幾個角色又用對白,將劇情、心情由頭到尾再講一次。
談《影》,不得不提張藝謀近年如何迷上奇觀式的畫面,看預告片已見識過戲中動作場面,士兵怎用傘形兵器破敵,看電影更驚訝,戲中描述沛國為破楊蒼(原著為關羽,胡軍飾)的關刀,竟由子瑜夫人小艾(孫儷)提出這以柔制剛的兵器。後段大戰,沛國士兵不但用上木造的水肺,潛入敵城(這違反物理現象的發明,是哪位天才想出來的呢?)再以傘形兵器,一上一下的把人夾在中間,拉上發條,高速旋轉彈入敵城,旋轉中還可以射出暗器,將對手殺個片甲不留。張藝謀像極了一個老年才發現並迷上Playstation的老人家,對CG特技樂此不疲。
電影到了尾段,還不斷扭橋,玩弄奇情。看到這裡,張導說電影要寫歷史、人性,說甚麼中國古代很多替身故事,但記載下來的很少甚麼的,都大可不理,他根本不是想描寫那一些。這部電影令人很驚訝,驚訝在於他低估觀眾的程度,沉醉CG畫面,及想像力之貧乏,令人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