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3-09-01 04:30:23
日報

大人的盲點

分享:

過了一個相當沉悶的暑假檔期之後,本地電視圈總算重拾活力,黃金時段有港劇可追。改編自何晞賢原著網絡小說《已讀不回死全家》,由何肇康(即何晞賢,又名阿月)、李浩田、利銘滔、陳煒麒聯合編劇;陳健朗執導的15集ViuTV原創劇《那年盛夏  我們綻放如花》已於周一(8月28日)首播,在此之前,我有機會阿朗做專訪。

adblk6


俗過有云:唔怕生壞命,最怕改壞名。劇集名字優劣絕對有能力左右它「出世」之後的命運,所以第一條問題就是:點解要改個10個字嘅劇名,仲要咁鬼蹺口?阿朗解釋,因為幾年前有另一套劇集名為《已讀不回》(2018年9月首播,是ViuTV與新加坡的新傳媒聯合製作的合拍劇),不想太過相似,於是需要構思另一個名字。「我話不如全部人(編劇)度一個覺得啱呢套劇嘅名,睇下可唔可以喺裏面揀一個出嚟,但後尾都好似爭少少。有一日同阿月,即係我哋個編審吹水,不如諗啲最反轉㗎啦,咁佢就度咗幾個,最尾佢就度咗一個:《那年盛夏  我們綻放如花》,即係好似好文藝,好青春,好唔關而家嗰個故事事嘅一個名,就想玩個反差。」

阿朗承認,構思劇名的過程着重意境與含義,沒認真計算字數,「有時好直接講一樣嘢,大家好快get到,但有時如果嗒一嗒再taste,你又會(諗):『咦~佢係想做啲咩呢?』等大家多一個思考……我覺得創作或者有時表達啲訊息都係,少少曖昧,即係意旨某一啲嘢,但唔好太直接,我覺得會有感覺啲囉。」

恍如泰隆艾格頓(Taron Egerton)與哥連費夫(Colin Firth)電影《皇家特工:間諜密令》(Kingsman:The Secret Service/2014)尾段高潮「放煙花」那樣,「綻放如花」四個字高雅華麗,實情是個比喻,用來掩蓋貫穿整套劇集的血腥暴力情景──頭腦爆開,血花四濺。

大人的盲點

大人的盲點

《那年盛夏 我們綻放如花》的故事圍繞蔡鳴磊紀念中學6A班學生,於暑假最後幾天,他們需要返回學校參加生涯規劃活動,與班主任周世文老師(駱振偉飾)面談。豈料班上所有同學突然「獲邀」加入一個名為「已讀不回死全家」的通訊群組,其中5位同學,包括方溢滿(森信裕飾)、黎美娟(鄭絲飾)、張浩榮(郭駿賢飾)、吳綺敏(歸綽嶢飾)以及關家雯(蔡曉童飾),因為各自違反由神秘人「Admin」定下的「遊戲規則」相繼爆頭斃命。背後或牽涉通訊科技公司MTCC,事關從畫面所見,所有學生都在使用MTCC的手機,而同為6A班羅彥輝(李嘉毅飾)在退學前曾在MTCC當實習生。

殺人群組出現的主要目的,是Admin需要借助眾人力量找出四位「目標人物」。根據第三集(8月30日播出)劇情提供的「線索」,四個人有可能是「四大惡人」吳啟峰(蔡承恩飾)、徐建民(陳傑奇飾)、劉楚恆(黃偉聰飾)和洪諾言(陳焯嵐飾)有關。他們曾經多次在校內集體欺負羅彥輝,徐建民更用手機拍下整個羞辱過程,不過「四人」也可能是別者,所有謎底有待揭開。但看着看着,足以勾起中學時代一些不快回憶。

那年升讀預科後,跟班內某些同學不咬弦,加上自己當時年紀少,說話技巧拙劣、思想也不成熟,因為發生一些誤會後,引來有些人發動集體杯葛,甚至試過在公開活動裏給大聲喝倒采。身為主角當然非常難受,事過境遷,那班同學之中,只有兩三個仍有聯絡,其餘皆失聯多時,然而廿多年後的今天,那些可怕的感覺仍會偶爾來襲,觸及內心深處的傷口,而這些人生經歷又很大程度影響我的觀影感受。

譬如是枝裕和執導、坂元裕二編劇的日本電影《怪物》,早前先後看過兩次,以麥野湊(黑川想矢飾)星川依里(柊木陽太飾)主視角說故事的第三幕最觸動我,因為班中發生校園欺凌,令他們由同學變成密友,編劇花了不少篇幅描述依里給同學欺凌的過程,這些畫面雖然一點也不血腥,但絕對令人看得很不舒服。

我會思考,這班同學是怎樣成長的?家長給予他們甚麼身教?何以他們覺得自己有資格去欺負言行舉止過分陰柔的依里?諷刺的是,麥野湊的母親(安藤櫻飾)一心追求公道、小學班主任保利道敏(永山瑛太飾)一心捍衛尊嚴、校長伏見真木子(田中裕子飾)一心守護校譽的同時,卻完全忽略最重要的事,依里面對集體霸凌問題,以及阿湊的糾結由始至終沒有解決,為何孩子面對人生第一波衝擊的時候,大人總是「缺席」?孩子真的有能力將自身痛楚化作成長的養分嗎?或許答案是殘酷的:人生這回事,天下間的成年人,十之有九都是「無能」,所以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甚至釀成悲劇。有如楊悅盈私下向周Sir索取羅彥輝的地址時,對方以個人私隱為由不允,結果兜口兜面批評他:「如果你真係咁盡責嘅,阿輝就唔會退學,如果你有其他(解決)辦法就講,冇就唔好咁多廢話!」

說穿了,大人只是年紀大,跟處事能力高低無關,很多人都只懂講廢話不做實事,而且渾身盲點,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