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與大學同學飯聚,非關疫情放緩,只因再不見面恐恍若隔世。
中佬碰頭,過往少不免批評一下初出茅廬小夥子工作態度不及吾輩──這是安全兼百搭話題,無論大家正管理着年輕人或被年輕人騎在頭上,都容易惹共鳴;今次,我們卻不約而同,不談。
歲月催人,最遲十年八年吧,便輪到我們的兒女變成那班初出茅廬小夥子了。
我們曾經自詡比年輕人穩重優秀,但自己孩子呢?
回心想,吾輩真優秀嗎?以我為例,九十年代中投身傳媒,一年升senior,兩年升編輯,並非我叻,事關上司的上司移民呀!牽一髮動全身,人人加官晉爵。席間,做公務員的同學說得好:「有身份證就有得升。」
大約千禧前後吧,排凳仔速度減慢,亦非吾輩唔叻,事關要移民的已走晒,經濟轉差,向上游空間收窄,大家乾耗,霸住位磨爛蓆。這時,嘲笑新一代升職慢,是無知且不公平。
以前,看着下屬我偶爾諗:「我像你三十出頭時當上副老總啦。」咁又點?講多次,得勢做英雄而已,失勢做狗熊。尤其針拮到肉,孩子面對的更差。
逆向思維:如今又多人移民了,孩子將來會否又趕上排凳仔順風車呢?遺憾,我認為不會。羅家聰說,金融系統日後取錄內地精英為主,你可以不信;但最高學府轉眼化作清華校友圈,一葉知秋本地畢業生條路幾崎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