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4-10-04 04:29:36
日報

沒有別的辦法嗎?

分享:
沒有別的辦法嗎?

沒有別的辦法嗎?

過去幾天,港、台兩地都因為吳慷仁與安溥表態一事鬧得熱烘烘。畢竟一位是以實際行動撐起台灣影視業的金鐘視帝(2016年憑《一把青》得獎)和金馬影帝(2023年憑《富都青年》得獎);另一位是曾經勇於為社會議題發聲(太陽花學運)、在英國曼城開騷期間在台上高舉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文青女神。二人的演藝和歌唱事業都從台灣起步,結果甫踏入十月的第一天就各自透過微博發帖祝賀「新中國成立七十五周年」,教一班追隨多年的「忠粉」失望至極。

10月1日凌晨1時12分,吳慷仁靜悄悄的在微博以一句「祝福錦繡中華」轉載國慶賀文,而安溥的經理人公司、總部設於台北的聯成娛樂,則選擇在同一天晚上10時01分將安溥的親筆題字照片上載至微博。乍看後者更為震撼,其實兩者的殺傷力一樣。今時今日兩岸關係緊張鐵一般的事實,加上兩地無論政治體制以至社會價值觀建構皆截然不同,儘管很多人理性上明白食得鹹魚抵得渴,選擇踏足大陸市場就得遵守「遊戲規則」,行為並不全然反映藝人本身的政治觀和價值取向,只是感性上難免惘然若失。吳慷仁的情況尤甚,因為他的「轉身」速度太快,偏偏大眾對他的情感投射太多。

我們曾經以為,這位在鏡頭前後默默耕耘十多年,透過做好每個角色、演好每一場戲而累積好感度的最佳男主角會跟別人不一樣。

2023年11月,為配合馬來西亞電影《富都青年》在台灣上映,當時仍未憑這套電影榮膺金馬影帝的吳慷仁,與另一位主角陳澤耀齊齊亮相當地著名Podcast平台「百靈果News」接受訪問。期間主持人之一的凱莉提到,吳慷仁曾說在台灣當演員很辛苦,於是問他「為甚麼你會願意留在台灣?你有想去別的更多錢的地方發展嗎?」當時吳慷仁的回應是「錢夠用就好,我覺得。」

adblk7

接下來吳慷仁說,自己對於台灣的影視產業發展有一種使命感。「我自己覺得,台灣演員是被時代推着走,而且,我們是在做一個前人種樹的感覺……我自己覺得現在台灣的影劇……影視啊,是一種前人種樹的感覺,而且那種感覺是參與在其中,會有一種使命感。其實我自己覺得很有使命感,我們在做的事情就是,讓後面可能台灣在……希望是變成一種產業。」

吳慷仁生於1982年11月,「百靈果News」這段訪問上架的時候,他剛好41歲,所謂「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他大概不會傻得以為作品以外,觀眾緣跟自身言行完全無關吧?一年尚未過去,「錢夠用就好」和「我自己覺得很有使命感」那些話言猶在耳,卻已給「我一直在過去的表演當中努力嘗試不同,讓自己脫離舒適圈」和「我始終相信演員是一條自我修行的道路,還有更多可能值得我去探索與嘗試」這些話完全取代。繼而正式與大陸經理人公司壹心娛樂簽約,飛往上海跟孫儷合演新劇《執迷》,作為一直見證他逐步成長到屢獲殊榮的旁觀者與追隨者也不禁疑惑:難道台灣的影視題材會比中國大陸來得少?難道寶島的創作空間和自由度遠遜於彼邦?難道「不再是一個人」之後,未來日子仍能如常像《華燈初上》(2021-2022)那樣扮演Drag Queen寶寶?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大陸的演員片酬相當豐厚,令人難以抗拒。

興許我們以往看到的只是吳慷仁的「人設」。生而為人,想過賺多個錢換取舒適生活天公地道,身為演員,渴望尋找更大舞台亦非常合理,重點是,「賺人仔」絕非萬惡,過去「越洋掘金」的台灣藝人比比皆是(如周杰倫、張韶涵、蕭敬騰、楊宗緯等),擺明車馬無人會覺得有問題。翻查資料,2019年吳慷仁接受大陸的公眾號即自媒體)「映畫台灣」主理人王鍾軍(又名黃豆豆)訪問時已表明想法:「其實我沒有不想去(大陸)」,奇就奇在過去幾年他在仍以一堆「理想」和「使命」包裝想法,就算這一步只是忠於初心,在外人眼中難免顯得表裏不一。假若他過往不是以此人設行走江湖,今天大概也不會有那麼多人因為他突然轉身感到失落甚至心碎,他也不會身陷「兩面不是人」的尷尬境地。

adblk8

反觀安溥早在2015年就棄用藝名張懸,改用本名安溥,並宣布「閉關」;2017年更將有35萬人追蹤的Facebook專頁結束,直至2018年5月重返樂壇,在小巨蛋開騷。就在張懸「死後」足足9年,來到2024年安溥才正式對外展示「全新形象」,與「影帝急轉彎」相比,她已不算太難看。另一個值得大家思考的細節是:賺人仔就一定要「跪」嗎?答案是不!同樣來自台灣,早前因為參演綜藝節目說了「我是成都人」而鬧出風波的林依晨,或者曾在央視劇集《天龍八部》飾演蕭峰(喬峰)的楊祐寧也沒有在10月1日講「生日快樂」,證明在大陸求財也有選擇沉默的自由,也有其他可行辦法,關鍵在於「選擇」二字。不只藝人,觀眾亦然,如果大家不想再遇到同類事件令心靈受創,往後就回歸作品本身,不要投放過多情感在藝人身上,反正掌聲不能變黃金,沒期望就沒失望。但人非草木,要做到這一步談何容易?

adblk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