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五日,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辦《舞台.音樂.銀幕:太平戲院和馬師曾》講座。這一講,也為配合「太平戲院文物」専書出版。主辦單位邀請新加坡國立大學容世誠教授主持,由我素來尊敬的余少華教授以及電影研究專家蒲鋒出任講者。他們分別對馬師曾的乞兒腔,以及太平劇團時期,粵劇劇本取材與外國電影的關係作出分析。
老一輩戲迷,對馬師曾的馬腔(俗稱乞兒腔)都熟識。實在說,初次接觸這種唱腔時,一定會認為腔調毫無美感,不入耳,兼且相當奇怪。同為一時瑜亮的薛覺先,唱腔則瀟灑利落,二人風格截然不同。但當深入了解到馬師曾在舞台上所演出的角色,不少是具有獨特的人物個性,甚或是市井之輩,再反覆細聽唱腔,自然會發現精妙之處,以及韻味所在,無怪乎自成一家,獨創乞兒腔。
研究粵劇史的有心人,總會知道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初,由薛覺先領導的「覺先聲」班,與馬師曾領導的「太平劇團」互相競爭,成為「薛馬爭雄」年代。雖稱為「爭」,但卻屬於良性競爭,兩位前輩的劇團,無論在劇本內容取材、演出模式、演繹風格都各具特色,但最令後世讚頌,卻是他們在如此輝煌時期,大膽地借鑒其他地方的表演藝術特色,把音樂樂器、化妝、舞台佈景、戲服等,加以引進、美化與豐富。「有競爭才有進步」是千古不易之例,薛馬對粵劇改良,後人亦有不少論述,可見影響深遠。
馬師曾於六十年代逝世,留下來似乎只有聲(唱片)與影(電影),但在近代表演藝術中,只要細心留意,不難發現他仍然「活著」。八十年代由甘國亮監製的電視劇《執到寶》,余氏一家被鬼上身時,都會唱出「我,姓呀余,我個老豆又係姓余,俠魂就係我個名字」。唱段來自馬的名劇《苦鳳鶯憐》中的余俠魂訴情;又有一例,只要把馬師曾與周星馳的《審死官》對比一下,不難發現馬的風格與身影。
薛覺先、馬師曾都是粵劇界出類拔萃的人物,但歷來歌頌薛者居多,著述、紀念活動不絕,相反,對於這位更加「貼地」的馬大哥,則較為忽略,可歎可歎!
個人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