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肯尼亞跑手Dennis Kimetto在柏林馬拉松以2小時2分57秒衝過終點,成為史上第一位突破2小時3分的跑手,紀錄至今無人能破。《Runner’s World》雜誌當時分析了大約1萬名精英跑手的數據,斷言人類要到2075年之後,才有機會跑出「sub2」(2小時以內)。換言之,大家起碼要等多60年,世界紀錄才有機會縮短2.4%——真係要等咁耐?
運動用品商Nike花了兩年時間,嘗試解答此問題。這個名為《Breaking2》的實驗找來Eliud Kipchoge、Lelisa Desisa和Zersenay Tadese三位跑手做白老鼠:來自肯尼亞的Kipchoge是倫敦奧運全馬金牌、埃塞俄比亞的Desisa是兩屆波士頓馬拉松冠軍、厄利垂亞的Tadese則是半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者。
實驗環境方面,Nike看中了意大利城市Monza內一條2.4公里的一級方程式賽道,取其平坦和入彎容易;另外,全程有6組共30人做配速員,每次5人定時換入換出、「人」字排開,減少風阻和協助3名跑手保持跑速;沿途亦有電單車standby,隨時遞上補給物資。
兩星期前一個清晨,天氣乾爽,正是進行實驗的最好時機。3人要跑出sub2成績的話,每公里的平均配速要達到2分50秒,相當於連續以17秒時間跑100米422次。結果Tadese和Desisa先後失速,只有Kipchoge能夠堅持到最後,以2小時25秒完成42.195公里(圖),平均配速2分51秒。實驗失敗,但雖不中,亦不遠矣。
由於今次實驗有太多配速員幫手,不符合國際田徑總會要求,Kipchoge的成績不作紀錄,Kimetto依然是世界紀錄保持者,但Kipchoge的驚人表現足以證明,只要天時地利人和配合,sub2並非遙不可及。不過講到最大贏家,當然是打著實驗旗幟做宣傳的Nike,今次活動吸引了逾百萬人次在網上收看直播,其中一個焦點就是Kipchoge三人着上的新款跑鞋。Nike聲稱,該跑鞋至少能夠提升跑步效率4%,是真是假難以考證,但看過Kipchoge的表現之後,相信跑鞋下個月開售時將會吸引大量跑友買來一試。
有趣的是,Wilson Kipsang和Kimetto兩位相繼在2013年和2014年刷新世界紀錄的馬拉松跑手均由Adidas贊助。Adidas甚至在今年初推出了一款叫《Sub2》的跑鞋。望著死對頭Nike搶飲頭啖湯,Adidas當然不是味兒。據說這間德國公司亦在籌備一場sub2比賽,而且比賽環境將會跟足國際要求。這場龍爭虎鬥,可能不用60年便有分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