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7-01-11 06:00:00

下一個會更好?

分享:

年近歲晚,又是議員們四出做揮春街站的季節,我也開始了巡迴新界東的寫揮春長征——有一件事必須澄清:自第一天學寫毛筆字我已是這樣子拿筆,是叫吊筆也好叫甚麼也罷,大家不用大驚小怪~
今年寫揮春,除了身體健康出入平安,不少人都有頗為新奇刺激好玩的四字願望,例如中學生的「直入中大」、大學生的「過三爆四」、已婚夫婦的「一擊即中」,還有單身人士的「早日脫獨」。
獨身,有很多原因,其中一種蘇格拉底早已告訴過我們:有日他叫柏拉圖走進麥田,摘出一條最靚最金黃的麥穗,條件是只能摘一次,途中不能回頭。結果柏拉圖兩手空空回來:「見到呢抽好似好靚好大,但係又覺得前面會有再好啲嘅,咪一路都唔敢摘囉!」
蘇生認為「下一個會更好」是人類的劣根性;但不需要凡事都看得太哲學的,如果用科學的角度來看呢?
美國數學家Frederick Mosteller就此發明了一道公式:假設會遇到四個對象,隨便選擇的話,揀到最佳人選的機會率是1/4;如果skip掉A君,B、C君都唔啱心水就揀D君,則能揀到最好對象的機率是11/24,比起亂揀高出20%。
麥可以亂摘,人絕對唔可以亂揀——尤其是在揀重要的人時,科學一點,比較不會後悔。
寫著寫著怎麼好像在暗示特首選舉?不是啦我只是在說擇偶。
謹祝找我寫過「早日脫獨」的朋友早日脫獨,不不不,即日脫獨吧!
周三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