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0-11-30 04:30:00
日報

中國應爭取與西方有更多的融合

分享:

近年中國的國際關係弄得很僵,尤其是與已發展的地區,處處被針對,受孤立,沒法獲得衷誠的合作,關係愈來愈疏離。

內地民眾的看法是:這並非中國的錯,而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沒法接受中國的崛起,擔心中國的崛起會分薄他們的既得利益,所以才聯合起來,對中國進行圍堵。中國沒有理由因西方的這種態度,而放棄國家的復興。

這種說法不是完全沒有理由。但中國若是真的想和平地崛起,而不是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就不能只埋怨對方,任由事情自流;而是要自己主動作調節,以引導局面向對自己有利的一方發展。當對方不易被改變時,唯有先改變自己。

回顧中共執政以來與西方的關係。在建國初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基本上是敵視中國的。因為中國當時行原教旨主義的共產主義路線,企圖在世界層面消滅資本主義,改行社會主義。

當年的中共,視西方的一切都是腐朽的、罪惡的;所以嚴禁人民接觸西方的一切,以免受到西方的迷惑。那個年代的中國是封閉的,與時代脫節的。

這種對待西方的態度對中國沒有好處,令中國接觸不到西方的科技與現代化的生產運作模式,長期停留在小農經濟,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的非常緩慢。

為了打破這種困局,鄧小平上台後大膽地修正了中共掌權以來的路線與策略。所謂改革開放,其實是改變了對西方的態度,不管西方中方,能發展經濟的都是好方。西方不講平等,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中國也這樣做。西方保障私有產權,民企也可以參與社會建設,中國一樣照跟。西方行股份制,為資本流通建金融市場,中國亦摸著石頭過河。

這種種做法,在某種程度來說,可視作在向西方靠攏,採西方之長,補中國之短,西方當然歡迎,並處處配合,令中國的改革開放,能夠較順利地取得成績。

至金融海嘯之後,中國發展西方的那套並非十全十美,市場機制並非在任何環境下都可以發生作用,國家的有形之手與市場的無形之手,必須交替運用,才能避免經濟陷入周期性的危機。

由於中國在運用國家之手方面比西方更有經驗,加上資訊科技與大數據都加強了計劃經濟的可行性,中國的混合型經濟的優點日漸明顯。這一方面加強了中國的自信,同時亦引起了西方的猜忌。

歷史的經驗證明,中國與西方關係良好的時候,中國的得益比較多,進步亦比較快。中國與西方敵對的時候,中國就沒法借助西方的先進經驗,發展亦會比較緩慢。此之所以,我認為中國應承認西方仍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而不應過度強調所謂中國模式。

把自己的一套說得比別人的好,因別人與中國交往賺到了錢,就要求別人遷就中國的國策,都會被別人視作驕傲與霸道。這樣的態度不利於中國與別國建立友好合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