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汽車產業經歷電動化和智能化轉型的背景下,日本主要汽車企業錯過了迎接時代發展的契機。本田和日產正進行合併談判,還有三菱也打算參與,這反映日本車企應對市場困境的無奈之舉,更是日本汽車產業的衰退與中國汽車市場的迅速崛起之間的鮮明對比。
事實上,本田與日產的合併談判,是在日本汽車製造商面臨嚴峻挑戰的背景下進行的。日產在2024年部分財年的淨利潤同比驟降94%,並需要削減20%的全球產能,裁員9,000人。而本田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影響力也明顯不足,導致其在中國市場和美國市場的增長乏力。這樣的背景使得兩家公司不得不考慮通過合併來尋求生存與發展。
這次本田和日產合併屬於企業管理上的橫向合併,即是在同一行業板塊中,業務相類似的公司合併。這通常被視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尋求規模效應和資源共享的一種戰略選擇。然而,如果本田與日產僅僅依靠合併來度過難關,而不進行根本性的戰略轉型,那麼它們的未來仍然堪憂。日本汽車行業的轉型速度緩慢,內部管理官僚僵化,面臨的競爭壓力日益加大,尤其是在電動化和智能化方面,未能有效應對新興造車勢力的挑戰。
日本汽車企業曾經橫掃全球,可追溯至明治維新時期,派出精英學子到歐美學習各種工業技術,銳意打造亞洲工業大國。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汽車企業在各種專利基礎底下,生產了價廉物美的各種層階汽車。而要發展電動車和智能車,等如他們要放棄過去賴以成功的專利和技術基礎。但正如第一代手機生產企業龍頭,諾基亞和愛立信的命運一樣,在智能手機顛覆人們使用習慣的時候,未能夠及時迎接時代轉變,品牌價值江河日下。
與日本汽車行業的困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汽車企業,特別是比亞迪和其他自主品牌,在全球市場中不斷擴大其份額。中國自主品牌在全球汽車市場已佔據約30%的份額,比美國和日本加起來的總和還要高。中國電動車市場更是達到60%,各種電池和充電技術領先全球。但是中國汽車企業的市值僅佔全球車企的10%左右,品牌效應尚未發揮威力,中國車企市場規模與潛在的升值空間不可小覷。
時至今日,中國汽車企業仍然未能夠自主生產一輛汽油汽車,仍須購買不同國家的專利技術,導致多年來一直成為汽車生產的下流作業,分享盈利薄弱,付出的勞動力和環境代價高昂。燃油機的機械專利,引擎生產技術等等,都是汽油車生產對於中國來說的「卡脖子技術」。直至電動車的出現,國家傾盡全國精英和資源迅速研發自主技術,成就速度史無前例,已經可以反過來「卡別人脖子」。
中國汽車企業的成功在於其快速響應市場需求以及強大的創新能力。尤其是在電動汽車領域,中國企業不僅在技術上取得突破,更在生產和銷售上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日本企業在合併後能否實現資源的有效整合,形成協同效應,將是其能否逆轉頹勢的關鍵。然而,面對中國企業在電動化、智能化領域的迅猛發展,日本企業需要的不僅是規模的擴大,更是戰略上的全面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