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地股市昨造好。
內地股樓市場一向以人為本,長期跟著幕後指揮棒行走,而之前掀起的一場調控風波、甚至聲言引入房產稅的傳聞,一度令內房股展開深長回吐,但新一年開始則偏偏大炒內房股,一切看來都是中外專家看穿了背後把戲的神經反射而已 。
房子不是用來炒的!民眾當以這句大訓言為戒,但越來越顯示國家更以照顧剛性需求為主,先前有所懼的大型調控政策,已漸漸演變成為差別化調控,意即在供需關係緊張的城市,仍一樣要確保穩定供應,再加上協助首套房上車及去存庫的兩大主調,令內房發展商都壯大了膽,紛紛將銷售目標拾級上調。
去年內房股最大特色,便是強者越強,土儲越大便越是放膽投地加推,一方面要鞏固極速擴張的市場領導地位,另一方面更需因應機構投資者所願而為。原來所有大券商都是以坐大了的內房股作為首推對象,蓋在供給側改革帶動下,內房業出現前所未有的整合推動力,而金融去槓桿政策則可盡顯各大房產商的整合能力,能力越大者,便越是有力繼續跑贏大市,意即地位越是坐大便越受各方關顧加持,自然令基金經理樂得將白花花的銀圓全面進貨。
內地股樓一向確以人治掌管一切,上月下旬,財政高官便在黨報發文,建議推進房地產稅的立法和實施,令市場一度大表震慄,蓋目前市面上一買一賣的房稅已經不低,若然再按樓價水平徵收新的增值稅項,則確是影響巨大,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令房產商陣腳大亂。
呼籲是呼籲,但一切又需重回實際,內地相關房產的稅改已在1994年大規模進行,一方面有一槌定音的作用,另一方面則將稅制合理及統一化,除了令地方財政水源增加外,更成內地樓市納入第一度正軌的重要界線,若然於這時在供求關係還未釐清下便強行推出,破壞力絕不易單單以壓抑樓價的得著能夠抵消,而且評估各市樓價更是複雜無比,怎樣估、怎樣收?沒拗多幾個年頭,都敢說難有答案!
大券商們早已看穿了這場出口術的遊戲,你有你恐嚇,我有我齊齊出報告在新年打響頭炮,一切都以炒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