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變是演化,有如毛蟲蛻變為蝴蝶。在社會創業的經歷中,更是創辦人自己以及社會變革,由裡到外的共同進化過程。大概有四個狀態:啓迪Inspire、設計Invent、孕育Incubate、擴展Invest。
「啓迪」Inspire是萌生意念之初、是將真心投進載體裏的時候。遇到看不過眼的事情,有人憤然咒駡幾句罷了;但有人卻感同身受,甚至要立志以行動把問題解決。《鑽的》無障礙的士就是源自創辦人對母親坐輪椅後的狀況而被啟發;《安所》社區會所開始萌芽就是了解到劏房戶不想留在狹小的空間,而孤獨流連於公園和商場。
「設計」Invent是當對問題有足夠的理解和感受後,經歷的一場想點子歷程。創意就是聯想,把風馬牛不相及、看似無關的事情拉在一起,而產生解決的新角度。夠創新好玩,夥伴或大眾都更願意和應。《暗中作樂》用演唱會顛覆多元共融議題;《合廠》以共享工廠方式連上當區婦女就業方案。
「孕育」Incubate的階段開始把理想的意念帶到現實,同時要把試行原型落實,又要大規模地探索不同協作可能。《全城街馬》與《Green Monday》都透過與多元界別的合作,把社會目標及新發展快速滲透到城市不同角落。
「擴展」Invest其實可以不只是金錢投資帶來的有機成長、直接效益。轉化過程中,如能影響政策、令行業改變、製造輿論或啓發更多新思維,使命或許能更有生命力的廣傳開去。《光房》除了直接協助家庭,更影響到一些政府政策、業主行為或社會服務等在香港的新發展。
創變的苦路不為外人道,既要擔心生存、又要顧及使命。但人生幾何?有機會能為社會幹一番事業、為世界微小地作出貢獻,總算一種緣分與福分。寄語同路人在改變世界的同時,亦要不忘為自我提升與蛻變,尤其是在「蠶繭」中的你。「成功」不只是把事業做大做強做出名;為生存而努力,亦絕非任何機構創始的唯一目的,過程中如能把真心與信念感染他人,不忘初衷,總有迴響。創變的旅程本身就是很大的改變。Journey is an imp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