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好姊妹June Leung分校擴張開幕,席間認識了「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的陳葒,談教學理念,也談起我們剛同場看了魏綺珊監製兼改編的音樂劇《螢火蟲》。劇中有句發人深省的對白:「讀書不是為了比賽,不是為了贏獎,不是為了賺錢,是為了人性的讚美。」
做好教育,從來不易,像《螢火蟲》裡的哈博校長與莉瑪老師。故事有點像《五個小孩的校長》,主角安卓亞.西拉塔(Andrea Hirata)出生及成長於印尼勿里洞島,島上有所破落的學校,裡面雖然只有十個小孩,但校長與老師卻不離不棄且因材施教。後來安卓亞苦學成才,05年把其故事寫成處子作《天虹戰隊小學》,成為印尼史上最暢銷小說、發行全球超過23個國家。
很喜歡音樂劇的主題:「我窮,但仍可追夢!」這讓我想起08年貴州之行,認識了被譽為「劫富濟貧校長」的吳忠龠。04年,他親手一磚一瓦一枱一椅一架的創辦了都勻福星小學,專收容來自農村的窮孩兒。裡面的孩子每天從山區走三小時才能到學校,一人帶一堆小米來到學校煮一碗白飯又一天,可他們一張張笑開來的臉龐,卻令我畢生難忘。
反觀香港的悲歌,是幾歲人仔就要背負排山倒海的小一入學面試壓力,過五關斬六將好彩入到名校的,未開學已經要應付學校舉辦的暑期學前班,惡補這惡補那,跟著的整個生涯規劃就是為了追高分,有父母甚至癲得要孩子塗所謂的focus oil或服用ADHD精神科藥物以應付考試。成功,彷彿只有單一方程式,卻從中扼殺了多少個天才、犧牲了多少童真與快樂?
到底教育的意義是甚麼?安卓亞給我們很好的答案:「教育是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事物;教育是我們欣賞自己的方法;教育是歌頌生活,是快樂、是祝福……這才是教育最珍貴的地方。在整個人生中要應付及竭力周旋的是生活,而不是學業成績。」一字一句,鏗鏘有力,值得反思。
兼職大學「講師」、全職非典「港媽」。www.facebook.com/elainetang.6m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