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24年,行政長官公布了簡樸房政策,旨在處理劣質劏房。經過年多的諮詢及研究,修訂後的簡樸房的政策日前出爐。
政策主要針對經固定性間隔物料自行分間的住宅單位。在適用範圍方面,政策明確界定三類豁免情形:未改變建築事務監督核准圖則的原始單位;經分間後僅單個房間用於出租的住宅;以及非牟利性質的親屬居住安排。此界定標準參考了《建築物條例》第III部關於合法建築工程的認定原則,同時兼顧社會實際居住需求。
另外,在具體實施層面,政策實施設置「1+3」階梯式過渡機制,協助業主適應新的規管制度。即自條例刊憲生效起,業主須於12個月法定登記期內完成分間單位申報;登記後享有36個月改裝寬限期以符合新標準;在寬限期屆滿前6個月啟動倒計時程序,此期間未獲認證單位將不能簽訂新租約。值得關注的是,現存租約若在「12+36」個月周期內自然終止,業主可免除改裝義務,此條款體現政策對既存租賃關系的過渡性安排。
在上述過渡期期間,政府設立租賃管理設置嚴格約束機制,倒計時階段未獲認證單位禁止新訂租約,現有未屆滿的4年法定租期合約將提前終止,賠償責任採用「3個月租金或剩餘租期租金孰低」原則。此規定銜接《業主與租客(綜合)條例》第IVA部的保障性租賃條款,形成制度銜接。
業主改裝單位後,須委托註冊建築相關的專業人員進行合規性核證,同時向政府繳付行政認證費,政府初步估計專業人士的認證費用大概要一萬多元。政府考慮推出認證費的優惠,以鼓勵業主盡早改裝單位。分間單位要獲認證必須符合最低標準。經多輪諮詢後,政府有採納市民的意見,調整了某些最低要求。有關的標準包括內部樓面面積(最少為8平方米)、樓底淨高度、消防安全、結構安全、通風及照明、廁所、煮食設施及獨立水電錶等多方面。
若同一單位有幾個分間單位,業主可就個別分間單位單獨認證。認證的有效期為5年。當局有權就簡樸房抽查檢驗,若有違反最低標準改裝,有關人士也有機會負上刑事責任。政府亦建議經認證的簡樸房的地址清單將會公開,方便租客查核,確保租下來的單位符合簡樸房的規格。
法例生效後,出租未有認證的單位將會犯法,可被判罰款及入獄。對出租未認證單位行為,除最高30萬元罰款及3年監禁的刑事處罰外,增設每日2萬元持續性罰款;對提供虛假認證的專業人員,亦將追究紀律處分;業主若未履行登記義務,亦將面對刑責。
以上的資料僅按立法會公開資料提供。詳細的條例草案將會計劃在下半年交到立法會審議,屆時我會再向大家解釋詳細的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