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0-07-08 04:30:00
日報

夜半鐘聲

分享:

以港版國安法作為一國兩制的半場哨子聲,實在是個諷刺。


縱使港人普遍對國安法都感到欲救無從,但必須認清甚麼是香港賴以存續下去的根本。只要能確保一國兩制、香港價值和國際金融中心地方這三方面,香港仍有守下去的條件,將來還有重生和翻盤的機會。


北京寧願承受風險和損失也要削弱兩制,無非是香港問題對它的威脅更大。事實上,一國兩制當初之所以成立,港人可維持生活方式不變,其前提就是不會正面挑戰內地的威權政治,這就是所謂的「井水不犯河水」。現在「國際線」不斷推動國際圍堵與制裁中國,就是違反了這根本原則,直接令北京確認它收緊尺度的必要性。


如要兩制回復舊觀或不至於繼續惡化,香港必須懂得做一個自由港:主動拒絕成為任何勢力的棋子,並進一步加強自身價值,這路線背後正是香港昔日賴以生存和成功的理性與專業。可是如今香港存在着兩種敵對的意識形態,巴不得香港成為中美的角力場,這樣跟作法自斃又有何分別?


國安法雖已無法挽回,但法律操於何人之手才是問題核心。假如在明確法律條文下,即使政治立場受限,人們仍可免於「刑不可知」的恐懼,並保存相當的言論空間讓理性延續─—港人現在實際上更須避免港版國安法進一步變成陸版國安法。

adblk6


後國安法時代將是個苦守的時代。唯有熱愛香港這片孕育了數代人的土地,盼望下一代仍自稱香港人的人,才會具備苦守的勇氣。若然捨棄這一切,沉溺於政治幻想和衝動,實則與棄守無異,白白將家園拱手相讓,讓他人坐享成果。

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