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結束的蛇年春節,最熱門的話題無疑是DeepSeek了,不論是學術界、科技圈、投資人,還是普通消費者都在談論。連續發布的重磅開源模型在矽谷掀起了「東方崛起」的風潮,短短幾周內,其用戶增長和下載量屢破紀錄,成為2025年開年AI行業的焦點事件。而在新春開工以來,內地不少省市主政官員在不同場合表達了對新科技的擁抱,也想要緊跟發展步伐,加快培育出適合當地的新質生產力。
確實,在全球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新質生産力成爲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力量。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健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體制機制」,爲各地經濟發展指明新方向。對於香港而言,深入理解新質生産力,並探索與之適配的發展路徑,是實現經濟轉型升級、保持繁榮穩定的重要契機。
新質生産力,簡而言之,是依託科技創新、擺脫傳統生産模式束縛的新型生産力形態,以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爲核心內涵,強調通過科技創新催生全新産業形態,打破舊有生産關係,重塑生産力佈局。例如將人工智能技術融入製造業,催生智能工廠,實現生産流程自動化、智能化,大幅提升生産效率與産品質量,這便是新質生産力在工業領域的生動體現。又如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催生共享經濟、零工經濟等新業態,改變傳統就業模式與資源配置方式,爲經濟增長注入新動力。
香港作爲國際化大都市,在發展新質生産力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也肩負著重要使命。香港的金融、貿易、航運等傳統優勢産業,可與新質生産力深度融合,實現轉型升級。以金融産業爲例,借助金融科技,香港可發展加密貨幣交易和結算、智能投顧等新興金融業務,提升金融服務效率與普惠性,拓展金融産業邊界。同時,香港在科技創新領域也有所積累,其高校科研實力強勁,在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前沿領域研究成果豐碩,可爲新質生産力發展提供技術支撐。通過更加靈活和包容的融資環境,利用好資本市場獨特的風險回報機制,能夠有效促進創新資本形成,激發本土企業家精神和創新創造活力。
再者,香港應聚焦特色領域,培育新質生産力增長點。比如利用文化創意産業優勢,結合虛擬現實、增強現實等新技術,發展沉浸式文化體驗、數字創意設計等新業態,爲文化旅遊、創意經濟注入新活力。同時,香港可發揮在國際航運樞紐地位,借助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發展智慧港口、智能航運等新質生産力,提升航運産業附加值與競爭力。
此外,香港積極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協同發展,與深圳、廣州等城市在科技、産業、人才等方面具有很強的互補性,進一步拓展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爲新質生産力發展創造廣闊的舞臺。
新質生産力爲香港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香港憑藉自身獨特的優勢,在發展新質生産力方面具有巨大潛力。通過聚焦新興科技和優勢產業、深化金融創新、加強區域合作等舉措,香港能夠探索出適合本地的新質生産力發展道路,實現經濟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在新時代的發展浪潮中續寫輝煌篇章。
王志成 Galaxy
新民黨青年委員會副主席(社區參與),於金融業工作,有倫敦、香港、深圳生活和工作的全球化經驗,致力幫助香港青年融入國家發展。
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