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掌中國乒乓球隊多年的劉國梁,前年忽然「高升」中國乒協副主席,總教練一職取消。之後發生兵變事件,男隊主力球員退賽。去年日本公開賽中國隊遭受挫敗,之後國內傳出「找回劉國梁」的呼聲。其後劉國梁復出,並獲選中國乒協主席,全力備戰明年奧運。

劉國梁重回中國乒隊,原因只有一個:日本隊。日本乒球是有傳統的,五、六十年代日本球員以海綿球拍和弧圈球震驚世界,名將荻村伊智朗又名「智多星」,是兩屆世界男單冠軍、男團五屆冠軍主力成員。
六十年代中國崛起世界乒壇後,日本乒球進入下降期,伊藤繁雄、長谷川信彥退下,河野滿、小野誠治獨力難支,小和田敏子退役,日本乒球世界排名退落。直至福原愛和石川佳純冒起,獲得倫敦奧運女團銀牌,總算稍見曙光。
最近一兩年,日本一批千禧年後出生的年輕選手大放異彩,平野美宇、伊藤美誠、早田希娜都是18歲;男乒的張本智和只有15歲。相比之下,中國女隊三大主力,丁寧28歲,劉詩雯27歲,陳夢25歲,接班力量未見冒起。劉國梁復出之後連番軍令,就是針對日本乒隊新生一代。
日本人極有耐性,這批新人異軍突起,從日本傳媒可見端倪。去年底,日本乒協等幾個組織,聯合組辦「U7桌球選手育成事業」,目標是「培養十年後的獎牌選手」。U7,是指七歲以下的小朋友,一批來自全國的七歲以下小乒手集訓。新聞刊出這批小朋友的照片和資料,男女各十人,男隊九人是小一學生,一個是幼稚園;女隊七個是小一,三人是幼稚園。小朋友天真可愛,照片中瞇着眼睛笑不攏嘴,然而他們就是未來世界各國乒隊的主要對手。
中國名將張怡寧五歲開始打球,與日本這批U7小朋友相若,但當時張怡寧只在北京隊,而日本這批已是集訓隊。日本乒壇期以十年,苦心和耐性由此可見。日本足球也是如此發展,從小開始,不急不躁,逐漸收成。
(周二本欄談及華倫比提1981年得獎年份有錯,應為1982年奧斯卡獎。感謝讀者指出錯誤,並向讀者及編者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