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sayonara,港股雖則仍未可以突破歷史新高,但埋單計已是全球升幅之冠,明年部署如何?以A股論港股,相信仍可延續類似今年平穩向上之勢,亦即還是好友天下。
曼德拉效應,相信不少人以為美股是今年之冠,查實其迭創新高之勢每每擾人以目,不覺下,港股才是以上升近三成半稱王。至於A股,純升幅只有6%,相當失禮,但基於人仔意外強勁,故以美元計升幅為12%,算是討回點面子吧。
港股處於三萬邊陲,似破未破之間,令不少股民沒趣之至,明年續持、減磅、加碼或離場?先看全球形勢,利息仍是最大心結,但那理是預加3次,共計都未及1厘,實質利率仍處歷史低位,加上早已預先張揚,更大理由是美國減稅令企業水頭充沛,調資回美再創投只是主觀願望,更大可能應是繼續押注新興市場,只要美股不致大跌,A股仍是眾望所歸。
明年A股入摩是最大資金動力,包括內銀及內險的資金,亦需急謀增值對象,民間資金亦在選無可選下必須瞄準股市。頭寸稍緊已是預期,但中央則有心提加新增貸款補救,最重要是刻下A股市盈率為18倍左右,相對歷史平均20多30倍為低,所以骨子裡已埋下追升誘因。
明年中國經濟略回已在預期,今年企業盈利高企亦令基數增大,引致業績增速放緩,但股市則反映未來,重點是各行業作高低換馬而已,慢牛模式未變,只要有外資入場一炒,再現2015年般強勁升勢亦不無可能。
潔淨能源、內需、內銀內險內券三雄、列車設備、環保、創新行業如人工智能、新材料、及生物醫藥等,相信明年應可追落後,高高在上的IT科網,料會成為資金局部換出對象。
A股好,港股才有機會好,關連走勢多年未變,而同股不同權及中國加強資本管制等,亦會令北水南下加速,目下港股市盈率為14倍多,處歷史平均中游,上得三萬大關,自有理由可以突破三萬二歷史高點,所以明年料仍是好友主導,中性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