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覺唔覺2023年,其實我已經40歲,阿叔我由細到大都好喜歡想當年,有時候睇到「香港舊照片」就好迷,會幻想自己如果回到過去,從新活在上個年代又如何。同時又因為我剛剛40歲,不知道是否身體有所變化,我竟然開始時不時思考人生為何。
快樂是甚麼?幸福是甚麼?我們大部分人都不是李嘉誠,不是Charlie Munger,不是Warren Buffett,似乎我們都不會上班上到八九十歲,一輩子收入大於支出,所以人生最後的階段,好多人應該就是一點一滴消耗自己前半生所賺回來的,看著辦,看著使。因此,減少慾望和支出,就是其中一個讓自己不會「臨老唔過得世」的法則。一年食一兩餐特別好的,不用每個月都找米芝蓮吧;能走路就到達的地方,就不揸車;地鐵方便的地方,也不Uber;衣櫃內的衫原來夠你穿5年,下次轉季就不用買新了……簡單生活,多菜少肉,正向思維,降低自己的物質要求,讓自己不再追逐無涯的消費主義,是不是就能快樂?
我覺得並不是。幸福其實是——要有得揀。如果你可以有得揀,簡單生活還是輕輕奢侈一下,原來你夠錢坐Uber但你話「不如今日我哋當做運動,行半個鐘過去啦」,條路係你自己揀,你腳跛都唔會喊;但如果你一窮二白,你只能走路過去省點錢,走同一條路你的心情和看法都不一樣。
有些富足的人戴Casio和Citizen,是他們選擇了自己戴甚麼,而不是他們只戴得起膠錶,心境完全不同。許冠傑82年唱:「快樂~是陽光普照的清晨~」你試下同「以巴衝突」中的居民講「不如你試下唔好望住啲頹垣敗瓦,抬起個頭,望下個藍天吖,啲陽光幾燦爛!係咪好快樂呢?」我怕你會被哈馬斯捉去折磨。人類就是有得揀,有床竟然唔瞓,有涉谷的街唔行,竟然走去登富士山,個個嗌生嗌死,因為我們不是被迫的,而是自己揀去行的;行完仲好有成功感,仲寫落專欄,以為自己好叻。
我們都是香港人,為甚麼有班人近年好像幸福欠缺,苦埋口面,就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冇得揀。姜B定光B,流行榜選舉有得揀先至係老闆。如果表面有得揀,其實冇得揀,大家亦懶得揀,又或者,他們的選擇就是「唔揀」,姜B定光B都唔投,仲未犯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