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預計2024/25年度的「二元乘車優惠計劃」的經常開支預算達到60億元,比之前急增五成。此計劃受惠者是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在乘搭大部分公共交通工具時,每次只收費二元,餘額由政府補貼。有了此安排,大大舒緩了長者因擔心交通費昂貴而不出門的情況,他們可以放心去探望親友、去醫院覆診、參加社區活動、參與做義工,甚至只是去逛逛不同的商場博物館,遊車河散心等。此計劃一直被視為一項德政,一項向長者致敬的德政。
今次引起關注的緣起,是上屆政府於2022年時,把長者的受惠年齡門檻由原本65歲下調至60歲,令有關受惠人數及支出增幅驚人,估計隨著人口不斷老化,有關支出只會繼續大幅增長,每年支出隨時過百億。至於當初決定下調受惠年齡門檻至60歲時,到底有沒有計算過對公帑開支造成的壓力,是否有考慮過不少港人60歲還在工作,是否決定得太粗疏,思慮不周引致公帑被濫用,現在討論已沒甚意義。既然不能回頭,就應考慮如何以不同方案令公帑用得其所。
社會上有不同聲音獻計為政府慳錢,例如為每位人士受惠金額或次數設上限,或改以折扣方式資助車費等。不過,既然今後的二元乘車計劃均是以實名登記的八達通樂悠咭為基礎,當局不妨在蒐集一段時間的大數據後,再作分析,檢討及制定可行的方案。
只要善用現今的科技,應該可以不用一刀切,反而可為不同年齡群組的長者訂出不同的資助額,例如有人提議把「二元乘車」變成「四元乘車」或「五元乘車」,以節省政府開支,其實可以僅限於60至64歲的人士,而原來受惠的65歲以上人士仍保持「二元乘車」不變,令他們不會因下調受惠年齡門檻而受影響。又例如有人提議為每名受惠人士設補貼上限,因為補貼封頂可令受惠人士心中有預算而善用優惠,這方面也可以避免一刀切,而為不同年齡群組的長者設定不同限額。至於一些正價收費比較昂貴的公共交通工具,可以考慮變成「二X二元乘車」,以收取二元的倍數反映增加的交通費成本,例如往離島的渡輛或超過幾十元一程的長途車及村巴,就算收取「二X二元」即四元,相信亦屬合理。總之,在科技的支援下,分年齡組別、分級分類收費,是不難做到的安排。
無論如何,二元乘車計劃的初衷,就是讓長者不會因交通費昂貴而不出門,有利他們的社交生活,所以無論檢討結果如何,都應以簡單、不擾民及公道為基本,以免德政變亂政,好事變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