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新聞
2024-06-28 04:30:52
日報

港人在住屋上的負擔沒有想像中沉重

分享:
C觀點

C觀點|港人在住屋上的負擔沒有想像中沉重

不同機構的調研都顯示,香港的生活指數長期名列世界前茅,與新加坡、蘇黎世、紐約、日內瓦等不遑多讓。香港的生活指數這麼高,很多人都以為是樓價過高所造成的。於外來工作者而言,情況的確如是,因為政府提供的資助性房屋,並非為他們而設,令他們只能在昂貴的私人住宅市場租樓住,因而覺得住屋上的開支是一項十分沉重的負擔。

然而,於香港人而言,由於有相當一部分人住在政府提供的居住房屋,以致他們在住屋上的開支,都處於一個相對低的水平。

香港約有三成家庭住在由政府提供的廉租公屋,據2021年人口普查(五年進行一次)的資料顯示:住在公屋的家庭,租金只佔他們入息中位數的11.7%,以國際標準來說,這個比重並不高。

當然,租住私人住宅單位的家庭,租金佔入息中位數的比重會高很多,高達入息中位數的31.4%。他們應是香港住屋負擔最重的一批人。幸好這批人並不多,只佔全港家庭數量的18%左右。政府的房屋政策應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減低這批人的住屋負擔上。

至於那批已擁有自置居所,不用交租的人而言,他們的供樓開支,佔家庭入息中位數的比重並不高。這批小業主中,有66.1%的家庭已還清了樓宇按揭貸款,可以把大部分收入用在生活的其他開支上。他們的生活,應該相對自如。

Ad Block

餘下33.9%還要供樓的小業主,供樓佔入息中位數的比重也不算高,若是買資助性房屋(如居屋)的,供款只佔入息中位數的18.3%;若是買私人住宅的,供樓也只佔入息中位的約21.2%。當然,如果是新近才買樓的,供款佔入息中位數的比重會相對高;但這並非大部分港人的境況。

這些雖已是三年前的數字,但應該距離現實差距不大,總勝過某機構以全港入息的中位數直接與私人住宅的樓價中位數作比較,就得出香港人要不吃不喝16.7年才能置業的結論。現實是香港的私人住宅從一開始就不是設計給全民居住的。私人住宅的銷售對象是社會上收入最高頭三至四成人口;因此應該以這批人的入息中位數,來衡量他們負擔私人住宅樓價的能力,而不是以全港入息中位數作比較。以2021年人口普查所得的數據顯示,香港人花在住屋方面的開支,合計不超過入息中位數的兩成,比世上很多地方都更容易負擔。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