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5-01-20 04:30:21
日報

為何貿易戰打了這麼多年 中國的外貿一樣有增無減?

分享:
C觀點

C觀點|為何貿易戰打了這麼多年 中國的外貿一樣有增無減?

中美貿易戰,是由美國總統在2018年單方面向中國發起的。理由是中國偷竊了美國的智慧財產權和商業機密。此外,美國又指控中國出口商品常獲政府政策優惠與稅務補貼,形成對美國產品的不公平競爭。

為此,美國以加徵關稅的方式予以懲罰,加的幅度界乎10%至25%之間。此外,美國又聯同盟友,抵制華為的5G通訊產品、大疆無人機、電動車及太陽能板產品。總之,中國有優勢的產品,他們就禁止入口;中國極欠缺的產品,他們就禁止向中國出口。

美國除了自己這樣做之外,還利用長臂管理,迫使盟友也得這樣做。拜登上台後,並沒有紓緩中美之間的壓力,反而變本加厲向中國施壓。現時,美國對中國進行打壓的層面,已遠超貿易範圍,還波及教育、科研、醫療以及社交媒體等不同的領域。

由於中國的產品會被美國「另眼相看」,很多環球的品牌,都不得不把生產線撤離中國。有些去越南,有些去墨西哥,有些去印度。我認識不少在內地做廠的香港老闆,在這一役都損失慘重,被逼去一些新興地區去探索機會,生意當然不如以前那麼好做。

按此推論,中國的經濟應該備受壓力,而對外貿易的境況,當很難維持在貿易戰開始前的水平。現實卻是,中美貿易戰開展後,中國對外的貿易依然有增無減,只是對美國的依賴減少。接替美國地位的先是歐盟,繼而是東盟。總之,中國整體的進出口依然勢頭強勁,而且可以維持順差,對GDP有貢獻。

adblk7

而美國卻一樣無法擺脫貿易逆差。不但無法把工作崗位帶回美國,而且引致通脹,逼使聯儲局非接連加息不可,以致顧得通脹,顧不到經濟增長,弄到聯邦基金利率長期高於美國經濟增長的幅度,對美國沒有好處。

其實,美國的對華貿易措施,絕非沒有作用。個別廠家的確有出現無以為繼的情況,而中國的工資水平亦因而受到遏抑。不過,中國的情況是一雞死,一雞鳴。A廠守不下去,自有B廠來接替。B廠之所以能夠接替,就是因為它能夠用更低的生產成本,更高的生產效益,去完成A廠沒法完成的工作。

有些外商,原本打算把生產線完全撤離中國,但他們很快發現,這是做不到的,印度與墨西哥的工資雖比中國的平,但當地工人生產出來產品質素不穩定,所以只能把低檔次的工序換去那裏。再者,中國的基建別處再花10年也趕不上。美國與西方國家,未來10年都休想扔得開中國。他們現在買到的非中國貨,其實只是最後的組裝不在中國進行,其中大部分零部件都是中國製造的。若不是這樣的話,西方的通脹一定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