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好友來電,告知位於新蒲崗的公司附近搭起戲棚來,相信是為農曆七月的盂蘭勝會而設。
昔日香港常見搭起竹棚,以慶祝神誕或配合打醮活動,例如恭賀天后誕、真君寶誕等。小時候在戲棚流連都是平常事。最令我印象深刻,反而是牛頭角下邨居民為舉行盂蘭勝會而搭建的大型戲棚。每年七月都會到下邨去,那球場空地搭建起大大小小的竹棚,更有不同用途:包括誦經超渡的經棚、供奉鎮守壇場而設的大士棚、擺放靈牌,讓亡魂聽經,以求早日超薦的的附薦棚,以及上演戲曲演出的戲棚等。勝會期間,居民都會帶同全家老少參拜上香,壇場上亦有多場功德法事。
潮州人的盂蘭勝會祭品豐富,棚內有糕點食品,甚至洋酒飾物。附薦棚旁邊放有白米和日常用品。當祭幽儀式結束後,工作人員會把白米分給市民。據說領取到平安米,則闔家平安,事事順利;對於佈施者來說,則可以視為積福行善、救濟大眾的機會。不過,隨著曾經有長者因輪候平安米而暈倒,甚至引起生命危險後,現在已經改變了派發平安米的方式,務求安全為先。
要數最吸引,莫過於戲棚上的演出。盂蘭節期間,戲棚少演粵劇,反而能夠欣賞到潮劇演出。昔日潮劇時有上演,可惜時移世易,隨著觀眾漸少,潮劇演員亦轉行去了,因此,潮劇在香港亦日漸式微。既然潮劇演出變得如此珍貴,雖然聽不懂唱詞,但耳聆潮州音樂,都是一種難得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