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注重養生食療,而秋冬向被視為進補好時節,因從中醫角度來說,天氣寒冷有助人體吸收營養,而人的胃口自亦要較天暑時熱為佳。若為跑手,更是在所難免要積極進補,因為秋冬既為賽季,各類山賽、路賽、越野賽多不勝數,只怕疲於奔命,跑友又怎不嚴陣以待,務求有充分的體能應付。至於所謂進補,其實亦不過就是要多加留意操練或比賽前後的能量補充。
往下所述只是運動通識,資深跑友知之甚詳,惟新手卻不妨以兹參考。身體在進行運動時所消耗的能量,主要可依靠3種燃料補給:葡萄糖、肝醣及脂肪。首先最基本,並能迅速在運動期間適時提供能量的是葡萄糖,而一般情況下,身體只會將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維持在某特定水平,因此體內血糖通常只足以支持5至10分鐘的中強度運動,除非你是剛剛飽餐一頓。不過大家或知道,捧腹之際並不適宜進行運動。
至於肝醣是由大量的葡萄糖串連而成,是身體分佈在肝臟及不同肌肉中的葡萄糖庫存。而運動一旦開始,體內的血糖水平就會逐漸降低,同時身體會將所貯備的肝醣分解成葡萄糖作補充。然肝醣雖可透過持續的訓練而增加,但份量始終有限。所以當肝醣消耗殆盡後,脂肪就要發揮燃料作用,惟脂肪釋放能量的過程較慢,因而適合作為耐力運動的後備能源。
初步理解身體不同燃料的運作後,跑友便可對症下藥,有效地將「進補」與其從事的運動配合,譬如說講求耐力的長跑、馬拉松、又或毅行。再者既知肝醣由葡萄糖形成,高強度操練或比賽前幾天可根據個人體重補充碳水化合物,如白飯、各種麵類或麵包等,亦即跑手經常掛在口邊的「加碳」。至於體重比約為毎公斤需額外吸收7-10克的碳水化合物,重要的是讓身體有足夠時間「充電」以保肝糖儲備。另外比賽前2至3小時仍可酌量追加,當也得適可而止,不然只會過猶不及,弄巧反拙。
而運動期間,食物應以糖分為主,並輔以適量的澱粉質,因此運動飲品、水果、堅果類能量棒與及能量果膠正好恰如其(成)分,能有效補充不斷消耗的葡萄糖。至於操練或比賽過後,可重點補充身體流失的水分及電解質,而我為慰勞自己,更會自奉一罐可樂。再來就是回復正常飲食,於我而言,當然又是大吃大喝一番,畢竟兼顧生理需求之餘,更得大大滿足心理之欲。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