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的石硤尾大火,是香港開創公共房屋建設的契機。當年的木屋區大火,讓50,000名居民無家可歸。為了安置災民,香港政府在災區原址興建了29棟6、7層高的H型徙置大廈,是為第一代的公共房屋。
所有建於1954-1974年的第一至第六型徙置大廈,除了美荷樓,全部已經拆卸。作為碩果僅存的第一型公廈,美荷樓現為二級歷史建築,於2008年由香港青年旅舍協會活化為青年旅舍。記得幾年前有朋友來港住在美荷樓幾天,房間布置乾淨簡約,空間充足。地下的文青咖啡廳時光慢流,讓人流連忘返。
多年未到訪,地下和一樓的生活館已經翻新為展示五、六十年代香港基層市民生活的主題展廳。通過復建當年的大牌檔、街市、雜貨舖、制水、戲院、涼茶舖、遊樂場、理髮店等。展示「飛髮」、「擔水」、「食嗱喳麵」、「彈波子」等,涵蓋日常生活、文化、娛樂等領域。
一樓還原了美荷樓早期的房屋間隔,100多呎的單位要住上四、五人,擠迫的空間需要搭建閣仔才能睡覺,還有聞之色變的肮髒廁所和公共浴室。
其實這些貧窮艱苦的故事離我們並不遠,起碼我小時候身邊很多同學就是這樣生活,但是八十後九十後的年輕人對此了解就很少了。美荷樓生活館的舊日生活重現,是應該讓年輕人來認識和體驗;要知道我們目前的社會繁榮、生活富裕得來不易,要懂得珍惜,更要懂得感恩先輩的努力。
當年的美荷樓,在石硤尾大火後一年已經建成並入伙。其建屋速度和政府行政效率之快,令人吃驚。現在的政府應該好好參考美荷樓當年建設的經驗,改善行政的效率,這也許是美荷樓保育的另一個重要範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