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7-03-15 06:00:00

職業酒徒(上)

分享:

自小愛看書,也愛買書。有次好友問我:「妳買啲書,係咪本本都睇完?」我說:「其實唔係,有啲我睇咗幾頁,有啲睇咗幾篇,有啲睇睇吓好悶,睇唔完,不過,有啲我睇多過一次。」讓我看完一次又一次的書包括劉以鬯先生的《酒徒》。


起初對這本書感興趣全因一個「酒」字,出於好奇想知道如何把酒徒的生活與心路化成文字,拜讀過後,跟比較文學系畢業的好友談到這本書,她告訴我那是「意識流」的代表作,於是,我又再讀一次,想知道何謂「意識流」。結果,讀了兩次也沒能從理解寫作手法的角度去理解或欣賞內容,卻越讀越覺得十分親切,甚至有點代入感,像從文字中看見自己內心的某部份。


如果我也算是「酒徒」,那我便是位「職業酒徒」。在港期間,因有說那時的味覺較靈敏,緊密的品酒工作日程從午飯前開始試酒起;間中會出席午飯酒宴,邊吃邊飲邊談,快樂不知時日過,離座時已三時許;回到工作桌待一會,又到晚飯酒宴前的COCKTAIL時間,接下來又是4-5小時的飲食時間;有時同場的酒友興起,再來個「貓頭鷹歡樂時光」,也許待至凌晨二時許,才結束這天的工作。到酒區考察時,為了爭取時間,上午九時就到達酒莊,開始試酒,上午跑兩家,若是接待的酒區團體安排了多家酒莊代表一起用午膳,午飯變了酒宴,然後下午再跑2-3家酒莊,晚飯亦是酒宴,7天或10天行程,每天如是。一年中的300多天,也這樣過生活。

adblk6


有人跟我說這樣的生活很寫意,十分羨慕;有人說那是糜爛的生活,語帶批評;有人則問這樣喝酒,怎可能?其實,問題不在於酒量,而在於「職業酒徒」如何看待酒與這樣的生活日程。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