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電動車發展迅速。(資料圖片)
資源股在中期業績過後,經一輪小回氣又再重整行裝,哪類才最有潛質?兩隻大、細「鈷」,相信應是今年貴金屬之星。
雖然鈷在全球分布廣泛,但含量甚微,過往一直都只作某些特定醫學材料、如牙填補物等之用,近年由鈷組成的合金,則廣用於新能源主打項目──鋰電池上,而後者發展則是一日千里,尤其在電動車方面,已成為同業必爭之地,誰擁有最佳的電池,誰便可稱霸,所以鈷較黃金更為吃重,得鈷如得天下!
全球都爭相發展電動車,而中國則發展速度最快,去年已售50萬輛,到2020年,預期年售大增至500萬輛,加上其他充電式電器的需求,這個市場實在龐大,成為替代性產品革新主流,就是這原因,鈷需求在近年突飛猛漲,單是今年,鈷價曾勁升近倍,而自高位回喘至今,升幅仍近八成。
行內現正面對一個頭痛問題,由於開採有難度及沒作長期部署,令已出產的鈷量甚少,全球總產量只3至4萬噸,但其中有近兩成已被一家國際財團囤積居奇,在供應遠遠追不及需求下,鈷價便唯有乾升,但無論怎升,亦都追不上複式增長的需索,形成鈷只會買高,不會買錯,無怪不時都出現漲停板之象!
更弔詭的一點,便是全球鈷礦已由十大財團掌控,其中國內佔了兩家,此為洛鉬(3993)及金川國際(2362)母公司金川集團是也。無獨有偶,兩隻上市股份都竟早著先鞭,其中洛鉬便在去年中宣布注入剛果一個涉值200億元的銅鈷礦目,而金川國際亦自母公司之手,在3年前獲注100億元的剛果銅鈷礦,如今新能源行業出現了由鋰電池帶動的大時代,自然成為兩者的起飛引擎。
洛鉬及金川股價近月來已大舉發力,迭創近年新高,並已完成高位回喘之勢,前者成功發A,後者勝在鈷收購早已完成,且市值較細,同樣抵博,預期今年仍是這兩隻大細鈷的天下,問題是如何把握捕獲機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