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和生兒育女均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規劃,特首林鄭月娥女士早前出席一個醫學會議致辭時表示本港出生率低,政府需要多下工夫鼓勵生育。不過最近有調查反映,原來結婚或生育並不是「首先,你先要有個女朋友」,而是「要有層樓」!
有關注青年住屋團體最近進行一項調查指出,約七成青年認為置業是生育的先決條件,而認同置業是結婚的先決條件則有約六成,更有近四成青年人因置業計劃而推遲結婚大計。調查結果有助政府理解年輕人在選擇生兒育女時所面對的障礙,要鼓勵生育,在房屋政策方面相信需要再多加研究。
本屆政府的最後一份《施政報告》亦表示,讓市民安居是房屋政策首要的目標。同時報告也提出要徹底地解決香港市民的住屋問題,不是需要因時制宜的短期「招數」,而是要像北部都會區一樣,能夠持之以恆地供應土地。土地供應對長遠的房屋發展固然重要,但似乎增加公私營房屋供應量,助青年人短期內的上車之路仍然遙遙無期。
香港已經連續11年成為全球樓價最難負擔的城市,收入中位數的家庭需要不吃不喝20.7年才能負擔得起購買一間房屋。公營房屋的供應又追不上年輕人的住屋需求,而在公屋新計分制度優先編配予45歲以上申請者的情況下,年輕人獲編配單位的機會可謂微乎其微。負擔能力較高的年輕人雖然可以透過購買居屋或「港人首置上車盤」踏上置業階梯,但事實上只有0.58%和1.8%的年輕人可以成功透過2017年的居屋和2019年的「港人首次置業」先導項目上車。
青年對住屋的需求極為殷切,惟公私營房屋均難以在短期內滿足青年的居住需要,甚至影響結婚或生兒育女等人生規劃。有見近年政府透過引入過渡性房屋改善基層人士的生活環境,更有本地發展商成立非牟利房社企,提倡以大膽創新模式回饋社會,藉以實踐「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ESG) 的企業可持續發展理念。期盼將來不同持分者能攜手合作,為青年住屋引入新思維,提高青年人安居樂業的機會。 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研究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