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映《機動警察 劇場版 東京毀滅戰》重製版是一個35年前的故事,若代入現世代關鍵詞演繹一遍,就是:香港政府興建明日大嶼,然後以色列把病毒注入手機裡,趁機引發一連串的大爆炸,結果連人帶島將一切炸得稀巴爛……你說這個故事胡說八道,導演押井守卻早於35年前已示範了一遍一個人一部電腦便足夠令世界崩塌。
小時候不喜歡看《機動戰士高達》,超級系也只看《超級無敵獅人鳳》系列,但不知道為什麼特別喜歡《機動警察》。可能是因為那種貼近現實的近未來設定,讓我能夠想像動畫中的一切都能夠在長大後發生,我甚至可以像野明一樣投考成為駕駛員。結果到我長大後,機動警察並沒有如願誕生,押井守創作的恐怖襲擊卻幾乎照辦煮碗地在現實世界不斷重複著。
《東京毀滅戰》故事中,新東京正進行「巴比倫」填海計劃(好比自己把一艘船改名叫「TITANIC」極不吉利),為了多快好省地進行大王機建項目,填海計劃聘用大量機械人參與工程,而剛巧有電腦公司推出名為「HOS」的全新操作系统,能令機體性能大幅提升,全日本機械人包括特車二組內的機動警察也被強制更新(「強制更新」對WINDOWS用戶最熟悉不過),結果卻市內便不斷發生多宗機械人暴走失控事件,令全城墮入戰爭危機。
「兇手從未在場」打破認知
整部劇場版只有三場動作戲,開場十分鐘是太田和野明對付無人機,還有最後一場「方舟登陸戰」中的98對零式,野明和香貫花的對決。其實在電視版中也有過,當時他們兩個駕駛98模擬戰,野明靈活地摔倒香貫花,但香貫花卻讓野明的野明駕駛的98無電,最終反敗為勝。到了劇場版二人再對恃……不過真正交手應該連十秒都沒有,對當時還是小朋友的我來說「期待畫面完全沒有出現」非常失望,直至現在重看才體會到那三場真實性動作場面處理的緊張感和逼力,也終於有足夠耐心與能力理解那份LOIR FILM的說故事魅力,從後滕隊長和那兩位看似無關緊要的調查組警察,於核心外圍一直引導觀眾進入風暴中心,從山雨欲來到最後「方舟登陸戰」真是動魄驚心,特車二組保衛東京跟島上中毒機體的激烈戰鬥讓人腎上腺素飆升,最後「兇手從未在場」的設定更完全超出正常戲劇範疇的認知。
《東京毀滅戰》裡引用了大量聖經故事和用語,遊馬的面上透過電腦螢幕反射出「BABEL」的字樣,加上大量魚眼鏡描寫人物表情,視覺效果非常震撼,讓人想起同樣挪用大量《死海全書》引經據典的《新世紀福音戰士》,碇真嗣也比這套劇場版遲六年才出生,值得留意的是《東京毀滅戰》同樣是龍之子出品,也即是參與《新世紀》製作的動畫公司,有可能當年貞本和庵野在電影院看《東京毀滅戰》時,雙眼都在噴發光芒,被深深吸引。
押井守把動畫製作、故事世界觀以至主題核心也無限昇華,那種忽然幾何級高配置的程度就像電腦本來使用跟機Graphic Card第二朝醒來電腦外觀依然無變,但內卻裡被人偷偷換了GeForce RTX 4090一樣。如今談到駭客、電腦病毒和人工智能,這些已經變得老生常談的關鍵詞,但當年的這些概念在好萊塢還沒被觸及。即使今天回看,那些3D動畫的視覺效果還停留在《BIOHAZARD 2》或《METAL GEAR SOLID 2》的階段,但概念完全不過時,35年後重看根本不會覺得落伍,如果這還不算經典,那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了。
《東京毀滅戰》在1989年上映,以具有前瞻性的主題作中心,探討了個人價值、社會制度、政府政策姒至地緣政治等許多議題,當社會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到底有多少人被排擠於外?有多少人因此掉入伸手也從未有人拯救的黑暗角落?這些民生社會以至具有國際視野的議題,即使現世代也鮮有同類作品能夠媲美。
如果大家喜歡《東京毀滅戰》,也非常推介大家欣賞同樣班底同樣世界觀甚至延續故事主題的第二套劇場版,押井守對犯罪忘識跟社會公義的討論挖掘得更深,當中一段探討當人性面對「虛假的和平 VS 公義的戰爭」是如何抉擇尤為深刻,作為守衛城市和人民的警察,到底誓死守護的「和平」是甚麼?這又令人連結到當年TVB播放《機動警察》時林夕填的那首動畫主題曲:「未來全是鐵石做那心腸 要維護公正只好要用盔甲 未來警察今天要出發 未來警察為人民護法」看來有前瞻性的不止押井守,還有林夕。
最近公佈2025年將會上映《機動警察》全新劇場版,改用現世代最先進電腦3D模組製作,但新劇場版需要克服的是特車二組的故事時空停留在平成90年代,這就像現在拍《ALIEN》或《STAR WAR》續集一樣是一項很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