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20-05-13 04:30:00
日報

你不過是想要遺憾

分享:

是有種人,喜歡說:「我找(或試)了很多年,一直還未能找到。」譬如找配件、食材、工作、某本書,或者找方法如財路、治醫方,試過某方法後沒有效果等等。甚至覺得一直在找失聯舊友,或能跟自己共振的人,想合作、戀愛或交友。

但他總是停留在「找」或「試」的階段,久久沒有邁出新一步。停滯不前的原因是甚麼?他認為是運氣不好,緣分未到,或者根本難求。真相是甚麼呢?原來他們只是常常「說」這句話,只是一句「口頭禪」,是「關注」了。如可能曾在網上街上別人家裡同事手機裡見過那想要的東東,「覺得」自己需要、想要,可無法當時得到,或者資料不詳,事後又沒有積極追查,所以「一直未找到」。或者他沒深入試過某方法,沒耐心持續,也沒仔細記錄反應和效果,三兩次後便停止了。可記憶沒有停,老是「覺得」自己一直在試著,無奈未能達到效果,遺憾還未成功。事實是,他根本沒有認真嘗試便放棄了,躲回「未有」的自憐感覺裡。「想」是真的,「找」是假的。「想過便當已做過」是這種人的習性,通常是欠缺行動力或責任感的人的特徵,甚佛系。他們會埋怨懷才不遇,沒走運,可失敗的真相竟是:「遺憾」才是目標,不是「找到」。可能因為害怕失敗,更可能是潛意識害怕找到後須要付出努力去維持擁有,是惰性,也是無能。多少自覺時運低、一事無成、懷才不遇、已經盡力的人,不過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