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前某百貨連鎖店出了一個「多謝各位多年支持」POST,當全港市民以為執笠,誰知原來只是減價宣傳,就在大家跟錯風被擺了一道的同一天,另一個本地FACEBOOK PAGE卻在水深火熱中出了一個救亡POST,上面寫著「GAME WEEKLY的命運就交給您們了」。
無論你是70後、80後還是90後而又喜歡ACG,都應該經歷過「喺書報攤揭GAME書」的年代。80年代尾到90年代初是Console遊戲誕生的年代,家家戶戶開始有紅白機、灰機、超任、世嘉五代,大家打機的場地由機鋪移至家中,而遊戲性質和玩法也由以前入數元硬幣滿足你十多分鐘,演變成要你數百元買一盒帶然後提供數十至數百小時的遊戲體驗,而一直存在於卡牌世界的角色扮演遊戲(ROLE PLAY GAME)也正好適用於家用遊戲此一新媒介之上,《勇者鬥惡龍》、《最終幻想》等傳誦至今的經典正是由那時開始誕生。
全球細路瞬間變GAMER
到了1994年Play Station推出,家用遊戲市場大幅膨脹,遊戲玩家激增,全球細路瞬間變GAMER。不過當年的遊戲並未如今日全球化,並非每款遊戲都有翻譯。當時遊戲主要以英日為主,其中更有一半以上只限日語,因此對於不諳日文的玩家來說,很多時都需要指導攻略:
《勇者鬥惡龍》中的咒文「メラ」(美拉)、「ギラ」(基拉)到底是甚麼?《最終幻想》到底怎樣才能得到飛空艇暢遊世界版圖?還有連日本玩家花了很多時間心機也找不到的很多隱藏關卡、武器、道具……RPG機迷極待求教,遊戲雜誌應運而生,從日本的《FAMITSU》到香港多本遊戲雜誌一直推陳出新。
那些年互聯網未算普及,紙本依然橫行,最興旺時香港書報攤每星期有高達四至五本GAME書,讀者會按照GAME書封面內容、攻略進度以至贈品來決定買哪一本:《GAME PLAYERS》、《GAME PLUS》、《GAME STATION》、《GAME WAVE》、《GAME WATCH》、《GAME WEEKLY》等……那是群雄爭奪銷量的高峰期。我自己喜歡看《GAME PLUS》,攻略較少但副刊內容豐富,大大增進日娛跟ACG見識,到後來轉刊為《GAME NEXT》依然支持;《GAME WAVE》攻略最快最但紙質印刷稍差;《GAME WATCH》在未有「PRO GAMER」這個TERM時已走專業遊戲玩家路線;《GAME STATION》愛邪道,甚麼金手指遊戲BUG通常第一時間掌握在手跟大家分享;《GAME WEEKLY》一直慢工出細貨,是最專業最老正最可靠的一本;《GZONE》較後期出現,匯集了一眾遊戲編輯高手,有一段時間甚至籠斷了本地GAME書市場,出街人人手執一本。
讀者除了慣性閱讀,也會根據封面內容選擇購買,例如這一期《GAME WATCH》送高達海報便爭相搶購、那一期《GAME STATION》送《WINNING ELEVEN》全漢化中文球員名單,大家只需拿著PS SAVE卡跟今期書到特定遊戲店便可抄SAVE,大家爭相擁後購買……只要出現讀者想看的內容便能增加銷量,因此出現了「瀑布字封面」這香港GAME書獨有特色。
香港GAME書也發展出「編輯偶像化」現象,因為不同編輯擅長不同領域,由不同編輯製作的攻略會有不同風格以至質素上的優劣,因此讀者特別偏愛某位編輯製作的攻略逐漸成為風潮,最著名有夜行雲撰寫的《最終幻想7》攻略別冊,那時人人都想瘋搶;龍馬的《WINNING ELEVEN》由他自己研發的衝力射球、巴提斯圖達盤扭、卡路士超遠射、施丹轉身等技術,影響了一代WINNING迷苦苦拿著PS手掣日日死捽爛捽;MS對GUNDAM的熟悉程度打了每個說「男人愛高達 女人唔明白」人的臉;KANA的「真.三國」專欄連《火鳳燎原》漫畫家陳某也大力讚許;電玩太郎的遊戲新聞分析和評論令每位業內人都讀得津津有味;游雲本身的體型跟在業內的份量成為正比;還有阿銀搞笑幽默的評論風格、SEVEN NAM的業界獨到分析、飛機男的《MGS4》0分事件簿……這群編輯對你來說可能名不經傳,但對曾經每星期都買兩三本GAME書的讀者來說,讀著「編者的話」就如跟身旁一位知心好友傾遊戲大小事,在上學出街沒有遊戲機在手的日子,就是這幾本GAME書跟這群編輯陪伴著大家。
因為求學時太嚮往遊戲雜誌,畢業後第一份工也加入了這個大家庭,於《GAME STATION》成為遊戲編輯。最記得走進公司第一件發現的驚奇事是公司竟然有個角落擺滿了床墊,原來是為大家趕攻略徹頭夜不眠的休息區,先不論那仿如偷渡屈蛇般的衛生環境,這也算是公司對同事的一份窩心與貼心(起碼我往後打其他工也未見過);第二件開心事是跟大名鼎鼎的龍馬玩了一場《WINNING》,結果當然慘敗收場;之後在雜誌內寫遊戲介紹、寫攻略、寫專欄,每星期前往JC SHOP拍攝日系潮物,當年今日歷歷在目。
最難忘要數每年12月替公司於ASIA GAME SHOW舉辦Cosplay比賽,當年Cosplay在港未算盛行,超過200位Coser走在一起可算是城內大事,報章也拿相片作A1頭條,連當時SCE的阿頭項明生先生也Cosplay粉墨登場。最開心當然是認識到一群Coser,當中很多至今依然活躍:阿幽、小藏、Chermain、Shenna、Hime,位位首屈一指。當時《GAME STATION》的編輯還有總編神武、龍馬、仁傑、阿貓、阿安、Nemesis、美術部Alex、隔鄰《PC GAME 2000》的牛油森,如今有些早已移民、有些還留在傳媒業、有些轉了行,可幸大家有一個群組不時閒聊問好,《GS》雖已成過去,但同儕早已成為好友。
《GAME WEEKLY》因報攤經營時間縮短、便利店縮減雜誌架、印刷成本不斷上升等理由,有感實體雜誌走到了盡頭,因此發起「GameWeekly大決算日」活動,假如有超過一半實體版讀者願意訂閱電子版一年便決定轉營繼續努力。此舉引來網上一篇評論稱「宜家先嚟話要轉做網上書店,咁係咪有啲同時代脱節?」、「佢哋話自己班讀者一向好抗拒電子書,所以一路做實體書,但明顯佢哋一直冇諗過轉型一路拖到最後一刻」、「編輯們唔趁早轉型做youtuber真係嘥料」、「起碼如果電玩太郎做YouTuber講下遊戲界事情我係會睇」、「其實咁多年唔好似其他實體雜誌咁積極轉戰網上,廿幾年過去以為自己啲攻略仲係賣點,偏偏又唔夠網上資訊快而且仲係免費,宜家先嚟話想人轉訂網上版,太遲了!」、「美好的人和事都係無不散筵席,就由她結束留給大家美好回憶吧。」
你快點去DIE 我才能RIP
這位網友的分析大概都沒有錯,不過在當事人想轉個形式繼續經營時,你卻說「現在轉型已經太遲了,放棄吧」實在有點冷漠。大家都知現今世代遊戲資訊潮流都是看YouTube和直播,而不是翻閱遊戲雜誌。再退一步說,如今大家都在玩手機遊戲,家用遊戲某程度已成小眾,就算玩家用遊戲大家都玩Steam,選擇多又便宜,畫質也可自行Upgrade電腦調整。那到底如何轉型才最確當?紙媒轉網媒真的就能成功嗎?如果撰寫家用遊戲沒人關心就轉寫手遊嗎?跟著潮流轉未必就能一定成功,還得看個人意願與能力。有些人靈活多變,隨時都能轉換領域,但並非每個人都能這樣,也並非每個人都想這樣,有些人只想專心做好一件事。
主編電玩太郎專注做一件事數十年,本身就讓人佩服,贏得大家尊重。如今《GAME WEEKLY》面臨困境,希望能通過其他形式繼續發展,想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結果有網民在網上分析潮流趨勢然後就叫對方放棄。即使你說的全對,卻少了一顆同理心,將別人的希望活埋,將希望繼續看GAME書的情懷壓碎。那段評論,好像在催促「你快點去DIE,我才能RIP」。
後記:以專業跟專注寫遊戲
這些年我也並非每星期購買《GAME WEEKLY》,通常都是看到封面有什麼遊戲又或看看太郎專題寫甚麼才購買,跟數十年前在報攤揀GAME書的情況相同,只不過如今香港GAME書就只剩下這一本,報攤也少了,就連便利店幾乎都沒有書架。我買的其實是對這份情懷的支持,還有對我認識的那群並未放棄堅持努力的人的支持。未來無論如何轉型,都希望能夠支持電玩太郎和每一位遊戲編輯,他們都是以專業跟專注寫遊戲、聊遊戲的香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