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2019-02-21 12:15:00

茶與酒

分享:

一次偶然的機會,能夠拜訪茶道大師的在澳門的住處,進入大宅裏面,文藝的氣息隨之滲出來,得到教導,並且能夠品嚐他自製的茶,實在獲益良多,羅師傅毫不吝嗇泡了一種名叫「紅蓮點翠」的香茶給我們品嚐,他還告訴我們這是按照明朝的製造方法,方法十分的複雜。 席中我問到羅師傅關於現時茶道的發展,他有點慨嘆的說現時都是供應商主導市場,就好像現在充斥市場上的「骨茶」以及「綠觀音」等等,這都是節省成本而生的。所以他希望多灌輸知識給及市場,讓大眾了解品茶的方法,好讓普羅大眾都懂得去品茶。
聽他的觀點後,我想起除了在消費者層面的教育之外,還可以在製造商的層面下一點功夫, 譬如製定一些標準,就好像法國的AOC「產地命名制」標準,它不只是用於葡萄酒方面,而且是用於大部分的農產品上。成立一個製造標準,去監控製造者讓人對產品有信心,我覺得也是茶道發展的其中一個非常之重要的一環,就好像法國的產地命名制,需要監控葡萄的品種、種植方法、種植密度等等,當然還有釀造的方法。如果製茶也可以有這個標準,相信「骨茶」與「綠觀音」的濫竽充數,便不能流傳於市場上了,當然還要配合消費者的品茶水平。這任重道遠的責任便要靠羅師傅等有心人了。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