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子一百歲,長憂九十九,相信大部分為人父母的,也有同感。見到子女的身體、情緒、學業、人際、事業或家庭上出現問題,掛心及憂慮也是人之常情。只是角色上,隨著年紀也須有調節,否則我常見到一些四十歲兒子的父母,當子女十四歲般的照顧,十歲當八歲照顧等,除了引起不少親子關係摩擦,更令子女長不大,心智上停留在某一年紀。
無論子女任何年紀,父母也可發揮的作用就是愛和支持。我好幸運於先母近九十歲,我仍然被她的愛去支持度過不同難關,所以父母須不斷留意,子女在不同年紀,會否感到被愛,或許因他打弟妹,學業或行為問題,令他們以為父母愛弟妹及學業比他多。愛是需要表達的,否則像一個沒有寄出的包裹,或遲了十年才到的包裹。關係或愛是需要在兒童期建立的,否則那份疏離感將持續至成人,子女便不易在失戀、學業或事業有困難時,向你傾訴。
少點責罵批評、吵架,多些讚賞、表達愛及相聚時間,良好親子關係,會影響子女的一生各方面的發展,但沒有顯示在成績表上,所以常被人忽略了。
做子女的啦啦隊
另一個常犯的毛病,就是憂心下父母本能地盡所有能力去解決子女的問題,他們沒有朋友便約其他小孩一起玩,被人欺侮便去跟老師投訴;在大學與社監有問題,也是父母與校方交涉等,甚至到子女讀大學遇到問題,仍是由父母去解決。兒女的責任感和解難能力只會停在兒童期,做父母真要肯忍心放手,多作聆聽者,給予鼓勵,做子女的啦啦隊!管教、解決問題、給予建議或教導,應隨著年齡退減,像你見到好友說話很直率,你也不會一見面便不停教訓至他肯改變為止。否則,朋友和子女也會跟你保持距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