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8-06-11 06:00:00

中資債券違約增加有利市場健康發展

分享:

今年中國在岸市場債券違約的數目較去年有所上升,令投資者重新關注信貸風險。債券違約數目增加,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當局收緊金融監管及影子銀行融資活動,加上有眾多企業債券到期,令企業的借貸成本上升。展望今年下半年,由於低評級及無評級債券發行人的再融資需要增加,因此預期在岸市場的違約情況將會持續。
 

從正面的角度來看,違約情況顯示當局的法規有效遏制槓桿率,有助去除資不抵債及依賴影子銀行的公司。儘管這在短期帶來市場波動,但長遠而言乃是健康發展。


監管當局近月的貨幣政策措施(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雖然暗示政策將會出現一些微調,但我們認為,防範金融風險的措施(特別是控制槓桿及加強金融監管)料將不會撤銷。儘管違約率預期將會上升,但我們認為不會演變成系統性風險。


原因在於,系統性風險正正是當局所希望防範的。中國內地在岸市場仍不乏投資機會,而物色高質素債券將會是關鍵所在。這將須依賴基金經理強勁的基本因素研究,以及對於信貸風險的評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