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踏進人工智能新世代,問題比答案重要。(資料圖片)
Why is it important for businesses to follow rules and regulations?
最近接受邀請到一間小學跟那裏的學生談經濟,老師為我準備了幾條問題。除了以上一條,另一問如何教導孩子精明管理金錢及明白投資?都是有趣的問題,先跟大家分享我對理財投資的看法。經濟學提醒我們,金錢的存在就是為了減低交易費用。即使沒有金錢,利息依然存在,財富依然可以累積,投資依然是放棄眼前的消費來換取未來更多的消費。懂得精明管理金錢及明白投資,就是要懂得衡量眼前消費與未來消費之間的取捨。然而,完備的資本市場容許我們把投資與消費分開處理。於是,先使未來錢不是問題,重點是錢要使得其所,精明的投資決定,就是累積最高財富的決定。問題是,企業累積最高財富的決定,先決條件是這決定必須遵循規則和法規嗎?
Grok的回應令曾經是老師的我有點失望:「企業必須遵循規則和法規,以確保合法合規、避免處罰並維持道德標準。這些由政府機構制定的法律保護消費者、員工和環境,同時促進公平競爭。不遵守可能導致罰款、訴訟或聲譽損害。」
是的,學生要服從老師,「窮不與富鬥,富不與官鬥」更是中國人的傳統智慧。問題是,老師永遠是對的嗎?校規又永遠是保護學生的嗎?蠢到死!現代經濟學的管制分析早已告訴我們,政府對市場的種種管制往往不是為了保護消費者或促進公平競爭,管制只是不同利益集團政治角力後的妥協,而這妥協的管制結果又往往傾斜個別既得利益生產商。加關稅是為了保護消費者,還是企圖促進公平競爭?保護主義從來是保護個別製造業的既得利益免於外國入口競爭。更明顯的例子,可能是網約共乘服務的規管。時至今日,網約車已在全球盛行,本地的士團體多年以來的成功爭取,卻導致香港的網約共乘服務未能與時並進。
踏進人工智能新世代,問題比答案重要。孩子們試想想,假如第一家提供網約共乘服務的企業百分百地遵循規則和法規,今天網約共乘服務的發展會是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