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5-04-16 04:29:52
日報

你死都加關稅 咁咪等於獨裁?

分享:
關稅

「解放日關稅」提出至今已多次調整,最終能否維持至下任總統仍是未知之數。(資料圖片)

由提出到審議,大蕭條初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在國會討論了多久才得到通過?過程中又修改了多少次?最後法案又維持了多久?

這是個溫故知新的問題。不是摸著石頭過河,更似丟著石頭過河。從民主大國到世界警察,美國的關稅為甚麼可以話改就改?Grok提供了詳盡而客觀的答案:「具體來說,法案於1929年4月在眾議院開始討論,並於1929年5月通過眾議院版本。隨後,參議院接手審議,但由於爭議較大,參議院的討論持續了近1年,直到1930年3月最終通過參議院版本。兩院協調版本後,法案於1930年6月17日由赫伯特.胡佛總統簽署成為法律……法案在國會審議過程中經歷了多次調整。最初的提案主要針對農產品關稅,但隨著各州製造業和其他利益團體的壓力,法案範圍擴大到涵蓋超過20,000種進口商品的關稅。在眾議院和參議院的審議中,特別是參議院財政委員會,法案內容被反覆修改以平衡不同產業和地區的利益。例如,某些商品的關稅稅率被提高或降低,還有部分免稅條款被加入。兩院最終需要通過會議委員會(Conference Committee)協調眾參兩院的不同版本,這也涉及進一步的修改。雖然無法提供精確的修改次數,但可以說法案在審議過程中至少經歷了數十次重大調整,尤其是稅率和商品清單的變更……1934年,美國通過《互惠貿易協定法》(Reciprocal Trade Agreements Act),授權總統與其他國家談判降低關稅,這標誌著對《斯姆特——霍利關稅法》政策的逐步放棄。雖然該法案本身並未被正式廢除,但其核心的高關稅結構在1930年代中期後逐漸被新貿易協定取代。」

adblk6

說過了,人工智能時代問題往往比答案重要。你話通過乜就通過乜?對解放日提出的關稅方程式過於認真的朋友請毋忘歷史:討論了14個月,期間經歷數10次重大調整,調整後的關稅結構已跟最初提出的面目全非,而這個平衡了各方利益的法案最終亦只維持了4年多。

一百年後的「解放日關稅」,提出至今還未到1個月,調整了亦未夠10次,最終定案能否維持至下任總統更是未知之數。1934年通過的《互惠貿易協定法》,授權了總統與其他國家談判關稅,原意是避免兩黨為爭取南北不同的支持者而耽誤了整體國家最迫切的利益。然而,這授權卻從來沒有消除關稅背後不同壓力團體的實際利益。關稅方程式企圖透過保護吸引製造業回流美國,只4年或更短時間的高關稅預期是不足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