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槓桿和開放市場均是中國今年金融改革的重點範疇。在去槓桿方面,政府列出的4個潛在風險範疇包括債券違約、不良貸款、影子銀行及互聯網融資。當局強調加強金融監管體系的改革,而筆者相信更為協調的金融監管制度將令中國整體的金融穩定情況有正面的發展。政府亦強調鼓勵貸款予中小型企業,以確保金融機構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好的支持。
筆者預期政府將繼續努力,吸引外國資金流入股票及債券市場。當局在2016年的連串措施已令彭博—巴克萊及花旗等全球債券指數供應商將中國債券納入其部分新成立的環球債券指數之中,這為中國債券朝向最終獲完全納入指數邁進一步。
近日市場關注今年稍後出台的「債券通」,即讓外國投資者經香港購買在岸中國債券。筆者認為此措施是開放在岸市場的另一個正面發展。不過,由於去年中國已推出措施向外國機構投資者開放銀行間債券市場,因此「債券通」預料主要供零售投資者或投資額相對較低的人士使用,對整體市場的影響預料相對較小。
作者為滙豐環球投資管理(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