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同業借出借入儲備的市場,稱為聯邦基金市場,而這個市場的利率,就是由聯儲局間接掌控的聯邦基金利率。全世界都關心的加息減息,正是這個數字。在2008年以前,這個市場甚為活躍,平均每日有過千億美元的交易額。不過,自從聯儲局推行量化寬鬆,銀行都有無比充裕的儲備,根本沒有需要互相借貸。這個市場本應水靜河飛,有價無市才對。實際情況,是這個市場的交易額平均每日仍有數百億美元。這些交易到底是從何而來的?
聯儲局在金融危機後一個重要改革是收取存款銀行,放在聯儲局戶口的儲備可賺取利息(現為5.4厘)。重要的例外,是房利美、房地美等一眾政府資助企業,它們的儲備也可以從聯儲局手上賺取利息,但利息低一點(現為5.3厘)。這兩個利率都是由聯儲局直接控制,心水清的大家,會從這兩個數字想出一個必賺方法:政府資助企業,可以在聯邦基金市場以5.3,厘以上的利率借出資金, 而銀行借入這些資金,就可以放到儲備戶口賺取較高的5.4厘。 這個做法,對雙方都有利。只可惜這個機會不屬於美國本地銀行的。本地銀行存款在某個金額下都有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保障,而銀行要交保險費用,則取決於銀行規模。以上的賺錢方法,銀行要借入大量資金,資產負債表因而擴大,結果是要交更高費用,得不償失。
外國銀行在美國的絕大部分分行由於都沒有FDIC的保障,不用交保費,反而沒有這個問題,有較大自由賺取利率差額。結果,現在聯邦基金市場的主要活動,就是一邊由政府資助企業借出資金,一邊由外國銀行分行借入資金,放到聯儲局儲備戶口賺取較高的回報。每日幾百億的交易額,就是這樣製造出來的。在雙方的努力下,市場均衡下的聯邦基金利率,就在那兩個數字之間遊走。聯儲局透過提高降低那兩個數字,就能繼續控制聯邦基金利率了。
以上分析,已盡量深入淺出,但相信已令大家頭昏腦脹。金融危機後,聯儲局的貨幣政策之所以變得如此複雜,原因之一是新制度下有太多例外,這些金融機構可以這樣做,那些金融機構又另有安排,造成各種奇怪現象,例如這個沒有本地銀行參與的聯邦基金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