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產品向母公司位元堂(圖)配售可換股票據。(資料圖片)](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01537422_qX.jpg?itok=2V5bRYgj×tamp=1739262898)
中國農業產品向母公司位元堂(圖)配售可換股票據。(資料圖片)
未生今日想談談中國農產品交易(149)這隻奇股。說他奇,除了他44年上市歷史給香港多位著名財技高手如詹培忠、陳國強、華昱高速(1823)大股東陳陽南及宏安集團(1222)鄧清河控制過外,以及過去8年間,10次配股,5次合股,把16萬股合成1股,以及4次供股,包括2011年1供30、2013年1供16,2015年1供8及2供3,這已把股本擴大11,857.5倍,在香港股票史上應記下一筆。
在去年12月以31億元向中信集團為首賣方購入典當行,並在今年5月因商業原因告吹後,股票由1.5元輾轉下跌至供股前約0.2元。上星期四,中國農產品宣布5合1及1供7股,每股合併後0.45元(即合併前0.09元),同時配售可換股票據予母公司位元堂(897)等人,換股價合併後0.58元(即合併前0.116元),均較合併後每股資產值3.03元及停牌前價格1.25元均有大額折讓,至於集資金額最少14億元,其中絕大部分用於償還債務,其中有約9億元是償還予宏安系公司,只有約2,700萬元用於集團營運。
港交所(388)上市科及證監會今次均嚴陣以待,前者給予負面反饋,後者指出違背少數權益的一般守則,相信是香港股市上第一次供股由上市公司具文寫出同遭港交所及證監會反對。但公司稱現正尋求解決兩者之擔憂。
剖析今次供股集資理由,據公告宏安系公司借款利息7.5%至12%,至於銀行只約5.2%至6.2%,因銀行其實願意提供額度且利率較低,宏安系公司借款利率確實不合理,且集資用於還債予銀行理由不充分,就算本次供股過關,集團因債務沉重,營運資金似乎很快又不足,是否又成為下一次供股集資理由?另外,如港交所上市科及證監會批准是次供股,是否會讓更多公司以同樣套路,即是先向關連人士借債,然後以無法償債為由,向股東伸手供股即可?但在供股與否之判斷未完全解決下,公司已獲復牌,股價因而急跌,如確實最後不用供股,股價可能又回升。且根據中央結算紀錄,包銷商金利豐的股權在去年12月收購後3.41億股,降至供股前500萬股,今次供股,似乎有心人士可以低價補回股份,並繼續透過操控股價來獲得利潤,而因壞消息拋售的股東則遭到損失。未生認為,港交所及證監會下次應加強把關,避免有市場人士有混水摸魚之機。
記得怪獸老婆有個朋友說起鄧清河,稱他經常鼓勵年輕朋友應去從事地產,未生認為他說錯了,應該教未生這些後生去搞財技,這才是賺錢之道,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