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4-03-19 04:30:09
日報

撤辣後的風險轉移

分享:

新財政預算案宣布全面撤辣,所有住宅物業交易毋須再繳付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後,不少本來保持觀望情緒的潛在買家燃起入市意欲,甚至出現「摸貨獲利」等傳聞。另一邊廂,銀行極速停止接受摸貨按揭,近日更大減轉按現金回贈,而發展商趁機速銷手上樓盤的倉底貨,實行套現為上。觀點與角度,造就三者對香港樓市遠景的分歧。

撤辣措施,包括金管局取消銀行必需確認客戶承受利率上升時供款能力的壓力測試。表面上,潛在買家的購買力上升,比過去可購置估值更高的單位;實際上,面對客戶在經濟不景環境下斷供的潛在風險,全由銀行體系一力承擔。近兩星期的樓市小陽春,反令讓銀行有更大議價能力。銀行永遠在商言商,簽約後能否承造按揭,買家需好好理解個人能力,及心水單位的質素及估值。

過去一年,擔心市場承接力不足,過分傾銷導致新盤估值大跌,無奈的發展商囤積居奇。撤辣措施一出,無疑給予發展商絕佳逃生門,在短期熾熱氣氛下盡速套現。與其無了期等待樓價回升,不如微利止賺再翻食,貨如輪轉,永遠是發展商賺錢法門。

至於買家角度,自住無可厚非,惟若要買樓投資甚至投機,就必須衡量潛在購買力與一、二手樓盤供應量的角力結果,而上述數據,發展商及銀行必然有一批專業分析員定時匯報。簡單而言,短期之內,我見不到港樓有投資價值可言。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