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在香港取得會計師資格,參加香港會計師公會(公會)的QP(Qualified Programme),還是其他會計專業團體如ACCA、CPA(Australia)、AICPA或CICPA等好呢?這是許多會計學生關心的問題。公會是本地唯一法定專業會計師註冊組織,選擇QP似乎最理所當然。但本地最大僱主香港政府以至各大中小企,同樣承認其他會計專業團體所頒發的資格。既然如此,不考QP也成吧?又不能這樣說。若要日後在港執業,成為可以簽發核數師報告的會計師,首要條件是公會會員,考取QP便順理成章。若然沒有執業打算,只想在商界如會計、財務、稅務、內部審計等範疇發展,考取QP或其他會計師專業資格基本上都沒有分別。除考試外,考生須拿取足夠會計或審計工作經驗。QP考生比較麻煩,只有具備簽發資格的僱主,即AE(Authorized Employer)或AS(Authorized Supervisor)才可以簽。可是目前AE和AS數量不算很多,而且當中很多是會計師樓,商業機構相對較少,若要走商界這條路需多加留意。
其他專業團體如ACCA就較寬鬆,雖也有Approved Employer制度,但不是硬性規定。只要僱主是合資格會計師就成。但考生需與僱主共同制定績效目標(Performance Objectives),完成後需為每個目標撰寫報告,並交由僱主審閱及簽署,頗花費時間。另一考慮點是自身學歷。一般來說,各大會計專業團體皆要求考生持有會計或相關學位,有些更要求學位需來自認可課程。不過,公會將於2020年實行QP新制,在現有兩級制中額外多加一級「Associate level」,供非會計學位和非學位學生(如會計高級文憑或副學士)考取,不像目前般要先修讀公會認可的Conversion programme,或參加香港會計財務協會(HKIAAT)舉辦的考試那樣轉折。當年公會與ACCA不再合辦專業試,其中一個原因是公會希望考生具備會計學位,但ACCA堅持為非學位人士開一扇門,因此兩會分道揚鑣。現在QP新制正式接納非學位學生,證明ACCA的理念切合本地需要。接下來要考慮的是進修模式。在QP新制下,「Professional level」和「Capstone level」是以工作坊(Workshop)+考試進行。考生須完成8個全日工作坊,當中5個在「Professional level」,包括1個簡介及4個科目單元,考生不一定要如現在般完成後才可考試。另外3個在「Capstone level」,考生必須完成後才可參加終期考試。
反觀其他團體如ACCA相對簡單,考試多以試卷形式進行,考生主要靠自修,時間編配自由度較高。但此模式需要高度自律。自問需要鞭策的,可考慮報讀坊間舉辦考試備課課程。最後是考試模式。目前QP是Open-book並以案例分析和議論題為主,新制下仍保留,只有「Associate level」第1至9卷是Closed-book,第10卷是Open-book,是選擇題和議論題並用。Open-book看似有利,但試題可以很刁鑽。特別終期試,考的是融會貫通,若對學科不甚了了,如何查閱書籍也沒用。相反,ACCA是Closed-book,考生需一定程度背誦,以及對學科非常熟悉。個人認為ACCA的試題比較直接了當,少了點轉彎抹角。若想測試一下自己適合那個考試模式,建議找歷屆試題或樣本試卷來做一下。最後一提,選擇QP還是其他會計專業考試,全看自身情況和需要,宜先搜集資料了解清楚,切忌跟風人云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