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府及中國人民銀行均推政策利好內房。(資料圖片)](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77902611_Iq.jpg?itok=q9CHo1_0×tamp=1739075162)
中央政府及中國人民銀行均推政策利好內房。(資料圖片)
踏入2020年第一個交易日,筆者首先祝各位新年進步。去年首4個月是港股表現最好的月份,恒生指數最高上升至30,280點,但其後市況反覆回落,只有去年12月份港股在中美貿易談判漸見明朗,及科技股受追捧的刺激下造好,恒指及國企股指數去年收市分別報28,190點及11,168點,較2018年底分別上升9.1%及10.3%。但受政治社會事件影響,全年表現仍落後於歐美及亞洲主要股票市場,即使內地直接面對中美貿易問題,但內地股市表現亦跑贏港股。
今年港股繼續受中美貿易談判的消息所左右,雙方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有助紓緩兩國關係及經濟放緩壓力,但雙方在落實協議上料仍有爭議,惟較去年的緊張情況有所改善。本港經濟及企業盈利仍視乎示威活動的發展及影響,美國聯儲局今年料維持在目前低息水平,對資本市場亦有利。
港股目前估值不高,加上科技股的動力,有利恒指再試30,000點水平,本地經濟相關性較大的地產及收租股仍難有表現,但由於這些股份佔恒指比重已不高,對指數的壓力有限,恒指25,000點水平應是支持。由於本港政治經濟及中美貿易的問題反覆發展,令全年恒指料維持在5,000點區間上落,整體投資情況仍與去年相近,偏向「炒股不炒市」。
筆者早前已分析今年港股其中一個重點投資主題是科技相關股份,其中心水選擇是5G、手機及晶片股。其他睇好的板塊包括內房、汽車及虧損逐步收窄或轉虧為盈的新經濟股。
中央政府近日推出戶籍改革政策,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城市落戶條件。其他大城市的落户政策須精簡,目的是鼓勵區域流動性及城市化,筆者認為新政策須視乎新常住人口的購買力,同時亦須有配套政策作配合,因此,短期未必增加對三四線城市的住房需求,但長遠發展有助紓緩這些城市商品房供過於求問題,亦可改善目前各城市的不平衡發展現象。
另一方面,中國人民銀行亦宣布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繼去年8月要求內銀新貸參考LPR(市場報價利率)定價後,日前再宣布將存量貸款(包括住房存量貸款)納入LPR適用範圍,並劃下今年8月31日前完成定價基準,利率市場化改革令利率偏向下調,房貸利息開支有望減少,但三四線城市內房仍需時間待政策落實及產生效果。因此,現階段筆者仍對中大型內房股較睇好,並維持推介中國奧園(3883)、旭輝控股(884)、華潤置地(1109)及龍湖集團(960)。
作者為駿達資產管理投資策略總監、她本人沒有持有以上股份